“是平稳地磁场……”
磁悬载具自磁轨技术继续发展,便有了分支。
一种是基站小型化、磁轨可变化,是欧联合的思路。
这种思路尤其适合欧联合这种区域面积不大分割区块治理的线路。
在速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专注于舒适和安全,将大中型基站拆分成小型散步开来,每多一个节点便可以扩展出复数的线路。最终形成复合网络,遍布欧洲。
其实这已经和普通公路运营理念几乎一致。以高速公路为主干,通过次级公路网串联覆盖城乡。
极端科技爱好者并不承认这属于磁悬载具的发展分支,蔑称为“杂交网络”。
然而不可否认这种看似“退化”的运营思路非常因地制宜,满足了客观使用需求。可运载量也是最为巨大,几乎完美取代了机械陆路运输。
且小型化并不是毫无科技含量的简单降级,反而对材料、能量传输技术和路线算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并非寻常国家单枪匹马就能做出来。
与之相反,美合众依托优越的地理条件,率先实现了超大型区域自由磁场。
一个巨型基站可以覆盖方圆数百公里的面积,提供高强度的自由磁轨。还可以进行单向强化,在任意方向延伸出巨大的带状磁化区。
只要在磁场范围内,任何经过授权的磁悬载具都可以随意自定义磁轨形成,实现真正的自由交通。
这种巨型基站理念和首大天市桓的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后者的负载强度和可更新功能要比前者领先几个世代。
全球唯一的自由磁轨城市就在新金山。资源枯竭后留下的巨大矿区废墟成为了理想的实验场地。
那里矗立的巨型磁轨基站被称为“阿特拉斯”,希腊神话中顶起天穹的巨人之名。
下方区域有年轻人滑飞板竞逐,发展出一套地下规则的成体系运动。
中层遍布透明观光“缆车”,在一个球形空间平面上以复杂几何线路运行,倒是没多少自由,更像传统磁轨载具。
上层高空就是真正的超时代体验,限额限高分层驾驶区,超越民航客机的速度和完全自主的驾驶感,能满足所有速度与激情的期待!
如今已成为当地最知名、最有价值的旅游项目。
然而巨型基站问题也不小。
耗能和日常维护尚且不提,美合众财大气粗做事不计成本是出了名的。
单是安全只能靠各自载具自身维持,以及全自主磁轨相互交叉的撞击隐患,就是“全自由”理念不可调和的矛盾。
而飞行支撑完全依靠中央基站,一但出现故障,可以想见天上下饺子一般的车祸现场。
虽然目前为止阿特拉斯还没有故障记录,所有事故均源于驾驶者主观因素。安全保障依然是学界对巨型基站技术的关注焦点。
华夏则走向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