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道:“拿去挂在床头,好生揣摩其中意蕴。”李云泽看余书元发了脾气,才不敢多言,行礼后怏怏返回。
李云泽也知道余书元说的大有道理。然而这事是他内心积累了十几年的渴望,如今有了门径,自然迫不及待便想登门而入。看着余书元给他写的那幅字,心头的念想无论如何都压制不住,浑浑噩噩枯坐了大半日。直到感觉有人摇晃自己的身体,才回过神来,入眼处柳叶瞪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巴巴的看着自己,道:“哥哥,我饿了,啥时候做饭呀?”李云泽走到帐篷外一看天色,已经过了午正了,难怪小丫头喊饿。匆匆忙忙开始做饭,柳叶兴许是饿的急了,跟在李云泽身后不停的来回转。李云泽哭笑不得,道:“小姑奶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你安心坐一会好不好。”说完蓦地想起余书元对自己所说的话,自己何尝不是心急火燎的想吃到“热豆腐”,柳叶急心吃饭,跟在自己后面乱转,只会让自己分心,使做饭的更为迟缓,反而拖慢了吃到饭的时间。自己以迫不及待的心态开始修行,何尝不会影响到修行进度,最终越急越慢,越慢越急,形成恶性循环。第一次、第一步、第一个对后面的人和事影响最大,因为每个第一都为后人后事所参照。以什么样的心态开始修行,何尝不会成为自己以后的心态基础。难怪余真人以那么一番话警醒自己,心急只会误事,心静才能成事。心中豁然而通,陡然平静下来,修行的事全部抛在脑后。将柳叶高高举起,又抱着狠狠亲了几下脸颊,惹得柳叶咯咯笑个不停。
道理想通了,心也就安定了。李云泽想了想,当前能做可做须做的事情并不少,一是习奏清静经,他对清静经如此上心,主要是为了今后自己难免还要用到振魂丹,把曲子练好,以备将来之用。二是习练五识惟一,五识惟一可以辨听的声音越来越远。但是修炼的进度却越来越慢,五识惟一本来就是万一夫在失明的状态下创制的,许是在五官功能缺陷时反而越容易修炼。三是参研汪不屈留下的玉简。四是习练当初汪不屈传授的五行初阶术法。特别是最后一件事,最耗时间。
此后,李云泽除了在余书元跟前应卯,其余时间围着这四件事来回循环。余书元跟前事情不多,无外乎帮他整理书籍和所作的读书笔记。余书元随身带有两个乾坤锦囊,一个装着杂物,一个装的全是书籍。他有时候看书极快,一本书不到一个时辰就翻完了。有时候一页书要写十几页纸的笔记。李云泽也爱读书,只是余书元的书内容太过艰涩,大大超出了他的层次。
这日,几十辆驮车涌进镇子,载着从北凌城运过来的砖石瓦木等物资。余书元分派给李云泽一个差事,接收清点这些物资。事情简单,但很繁琐。李云泽一丝不苟,按照余书元划定的方位,卸放物资,记录清楚。这批物资数量极大,李云泽粗粗一估算,足有数万方,足够盖上千间房屋了。但其中又尽是巨石厚砖,不像是盖房所用。一打听,后面还会继续运来。其他修士见到这个状况,纷纷猜测,是不是要建城了。
余书元似乎嫌李云泽不够忙,又给他安排了一个差事,画出方圆五里的地形图。这可难倒了李云泽。向余书元请教,余书元让他自己想办法。问镇内的其他修士,都是粗人,学道法都忙不过来,谁会去学画画。李云泽只能回想着以前看过的地图模样,照猫画虎,成品惨不忍睹。战战兢兢将草稿交给余书元。余书元也没为难。只是此后交给他的事情越来越多,有时候一天要做几十件事,忙得焦头烂额,应接不暇。
一个月之后,虽然事情依旧很多,但他已经能够适应繁忙的状态,处理起事情来,先易后难,先急后缓,桩桩件件,有条不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