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田明达已经致电给驻扎在五十里开外的文城的独12旅旅部,上报了君陵的鬼子前出到丰店的情报,旅长郑源指示他先观察情况,如果日军大举攻城,570团不必死守,相机撤来文城与旅主力汇合。同时,郑源还立刻派出了一个通讯班携带电台、由一个连的兵力护送,连夜赶往丰店,眼下丰店与文城之间尚能通电话,而一旦开战,日军的炮火可能会摧毁线路,届时无论是战是撤,570团必须依靠电台与旅部保持联络。
旅长没有明言、但实际上是让田明达将守城的担子撂给中央军。田明达当然清楚旅长的心思,独12旅只能算是晋军中的杂牌,如果打丢了人枪,很难指望阎长官会慷慨地给他们补充:所以保存实力是最重要的。既然开战以来整个第二战区都守不住大同和太原,那么小小一座丰店县城,弃了也属正常。
田明达下令给自己的参谋长,将团主力的一营二营放在南门,并在天亮前派出一个连出南门,去接应旅部派来的通讯班西城只留三营的两个连上城墙,防止鬼子爬城一旦秦忠孝那边顶不住,自己立刻率团主力出南门撤退谢天谢地,这伙鬼子并没有围城,而是选择了行军正前方的北城作为突破口,让中央军去和日本人干吧!
……
独12旅从文城派出来的那个通讯班,由旅部情报参谋肖俊平亲自带队,连夜出城赶往丰店。
通讯班半数是女兵,她们带着电台的设备坐进一辆有篷布的卡车车厢里卡车本来就老旧,在颠簸的土路上夜行,速度比牛车快不到哪里去,因此护送他们的那一个连的步兵,小跑着总算能跟上。
肖俊平是主动向郑源旅长要求来丰店的。郑源一直很欣赏这个在山西开战前从北平来太原从军的大学生。肖俊平曾经留学日本,通晓日文和日本国情,且是物理系的高材生,擅长无线电技术,因此一年前阎锡山大将孙楚的三十三军通讯营收下了他。忻口会战之后,三十三军基本被打残,肖俊平随杂乱的溃军一路南下,到达文城的时候,他不愿意再逃了,就找到驻防文城的独12旅旅部正是用人之际,郑源当即就将肖俊平留用在旅部,并将其由中尉升为上尉,做了情报参谋:一来肖俊平懂日文,二来又参加过对日军的作战。这对从未与日军谋面的独12旅而言,甚为宝贵。
此刻,坐在颠簸的卡车车厢里,肖俊平的心情又有些莫名的激动:总算回到前线了,血战忻口的一个个日日夜夜,这几个月来不时地被他回忆了一遍又一遍,他钦佩国军无论本土的晋绥军还是外省来援战的客军高昂的士气和必死的决心,也痛感羸弱国力之下的羸弱军力而自太原沦陷之后的溃败狂潮,则令他备感耻辱。历经两个多月的沉闷对峙,终于又要厮杀了只不过遗憾的是,不是二战区主动发起反攻,而是日本人继续南犯!
所以,他坚决请求旅参谋长批准他随通讯班到丰店去,探清第一手情报。
夜空多云,月亮时隐时现,当清冷的月色从车篷后面照进颠簸的车厢时,车厢内就越发增添几分寒意利用偶尔的月光,肖俊平看清了几名年轻女兵的脸孔,其中有一个,长得很清秀,但清秀的脸上却写满了紧张,另外几个女兵也恓惶得很:她们毕竟还都是女孩子,穿着不算洋气的军装的她们,至今还没有亲历过战火。肖俊平想起了在北平读书时的女同学,同时,他还设想着这几个女兵,一旦在丰店遭遇了战斗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良久,年轻的通讯参谋发出了一声叹息。
让肖俊平想不到的是,这支赶往丰店的队伍在后半夜走岔了路,他们在夜幕里离开了大路,转进了一旁重峦叠嶂里的小路,直到次日清晨八点过后,才艰难地从小路转了出来,他们远远地看到了丰店城门,只不过,这已经不是沿大路方可直达的南门,而是丰店县城的西门。
又冷又饿的队伍,终于松了一口气,停下来稍作整顿,不料这时,卡车的驾驶室里却蓦地传来司机兵的一声惊呼:鬼子!
刚刚跳到车厢外面、活动着近乎冻僵了肢体的女通讯兵们,旋即发出了尖叫。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