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萧氏,据说祖先可遥追至西汉宣帝时期太子太傅东海兰陵萧望之。西晋末年,萧望之十四世孙萧整带领整个家族渡江南迁,于武进侨置兰陵郡,称南兰陵,故萧氏后人均自称兰陵萧氏。入唐以来萧氏一族世善属文,多任要职,且世代与皇室结为姻亲,即使在科举考试已然为主导的时代,萧家文脉未绝,在科举考场上依然大放光彩。
如今萧家家主萧靖,就是承光十三年殿试状元,高中状元时年仅二十岁,也是有唐一代最年轻的状元。如今刚过四十七岁寿诞,已是大唐的中书令。其长子萧屹于隆平八年以探花身份进士及第。承光十三年的状元萧靖迎娶了当时的静和长公主李从俪,隆平八年的探花郎萧屹迎娶了如今的熙宁长公主李若昭,这段佳话至今为长安城中的人们津津乐道。只可惜天妒英才,隆平九年七月,年仅二十一岁的萧屹因病去世,皇上和太后做主,便让年轻寡居的李若昭回到了宫内,只有每年清明时节回萧家祭扫。
唐代以来,萧家世代居于长安城的长兴坊内。大年初二一早,李若昭就带着风吟、雪澜两人收拾了东西坐着软轿出了宫,到了长兴坊萧府门前,两个小厮恭恭敬敬地在门口候着把李若昭从轿子中抬了出来。进了府门,萧家一应人等早已在门口候着了,为首的是萧家家主的萧靖,虽是赤黄袍衫的常服,但是中书令大人的威仪自在,历练宫中的沉稳庄重之气与文采风流之气竟在他身上融合得恰到好处,神采虽收而自耀,光华虽敛而自发,端的是叫人不敢直视。
紧跟在萧靖身后的是萧府的二公子萧岚,年方二十二岁的萧家二少爷是长安城中有名的风流公子,他一不预科举,二不仕宦,最常见到他的恐怕是长安城里的画桥街了。此时的萧二公子一袭白衣胜雪,墨发高束,举手投足分明是风流模样,细看那眉眼却干净纯粹得叫人心安。每次看见萧岚若昭脑海中都会自动浮现庄周的逍遥游,这般逍遥的姿态不知羡煞了长安城里多少贵族公子,又不知惊艳了多少世家小姐们的目光。京中女子皆唱:“掷果笙歌琥珀光,侧帽嵚崎似秋霜。道尽天下风流事,东海兰陵萧玉郎。”
萧岚身旁是萧府的大小姐萧岄,与若昭同岁,与寻常女儿不同,俏皮灵动之余竟有一番英气在身,看到若昭的时候可劲儿给若昭眨了眨眼,又偷偷朝着身旁的二哥坏笑。
“臣萧靖携敝府上下恭迎长公主殿下。”萧靖率先行礼道。
“父亲快快请起,”若昭伸手赶紧将正在行礼的萧靖扶起来道,“在门外您给我行礼我可不会拦着。进了萧府的门,我便是萧家的媳妇,您便是我父亲,哪有父亲给小辈行礼的道理?”
萧靖知道此言不虚,便顺势起身不再装模作样地行礼,后面的萧岚萧岄一干人等也起身。萧岄一脸俏皮地道,“嫂子,人家都是大年初二回娘家,您可是大年初二回夫家,非得把我们盼死了您才肯回来嘛。”
萧靖回头轻斥道,“胡闹,怎么和长公主殿下说话的。”
若昭推着轮椅过去携了萧岄的手道,“原是我不好,本来早该回来看看父亲的,如今便在这儿多住几日可好?”
“长公主折煞臣了,这本来就是长公主的家,长公主想住几日便住几日。”萧靖在一旁示意来两个小厮把若昭的行李带下去。
“如此便好,”若昭向萧靖微微颔首道,“今日未曾见到母亲,母亲一切可还安好?”
“静和一直在佛堂潜心礼佛,今日……想必也在佛堂吧。”萧靖犹豫了会儿,拱手答道。
“母亲潜心礼佛女儿怎敢打扰,”若昭挥挥手表示不在意地笑道,“赶明儿我自去向母亲请安便是了。”
“如此也行,今日一路劳顿,你们俩带长公主先行歇息吧。”萧靖冲着萧岚萧岄道。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