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满营战士每人都带了两顶钢盔,到河边洗干净,每一个钢盔各倒一升米下去,加入适量的水,又拿出咸肉干,用随身的解腕刀,各切数片下去,就着小灶,添加刚刚路上捡来的枯枝,不多久饭香就飘出来了。
当饭煮好,女生们有优待,满营战士已在路边砍了数节竹筒,用竹筒盛好饭送去请她们吃,男生则直接在钢盔就食,一个钢盔可供二到三人食用。
这就是野外求生术的第三课:孙子兵法军争第七: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所以行军时要快速用餐,以提早恢复体力。
简易的午餐,大家却都吃得一粒米也不剩,满营战士把钢盔拿到河边洗干净,又盛了满满的水,把小灶里的余火浇熄,晾干后又带起来。
用餐后,休息两刻时间,准备开始攻顶,我告诉众人:由此至源山山顶大石,约五里路程,但是因为人迹罕至,因此是没有显著的路,而且是颇有坡度的。
这是今天的野外求生术第四课: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尤其在道路艰难时,更要注意保持体力。
出发前,校长提醒各位的五点都要用上,而且绝对禁止脱离队伍,一有状况马上传给校长知道,校长还是在前领路。说罢我大喝一声:出发!
我与敦达在前领路,这是一大片的原始森林,沿途需经过桂竹林、阔叶林区蜿蜒小径,登山小径泥土、碎石混杂,四周林木翁郁、幽静清爽,我带着同学们开始唱九九表。
由于四周静悄悄地,有点怕人,同学们大概是为了壮胆,都用足了力气高唱,满营战士也跟着凑趣,一百多人齐声高歌,歌声震天,惊得林中鸟兽乱窜。
途中有几位中华少年营的男女同学开始体力不继,步履艰难,登山的脚步开始摇摆,所幸中华青年营的哥哥、姊姊们马上上前,两人扶一个,慢慢地跟上队伍,队伍又恢复成一直线,但其中有许多是相互扶持着的,场面温馨,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
我说道:这是野外求生术第五课:孙子兵法九地第十一:齐勇如一,政之道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因此我们必须发挥团队精神,相互扶持,才可以共度难关。
申时六刻,太阳还挂在半空中,我们已到达山顶,山顶是花岗岩地貌的山地丘陵,经过亿万年的风吹雨淋,形成一大片光溜溜的石台,正适宜夜间安营扎寨,旁边正是武肃王陵旁边湍湍溪水的中段。
众人觉得奇怪,明明离天黑还有约一个时辰,为何就要安营扎寨,地点是不错,就是早了一点了吧。
我说道:这是野外求生术第六课:孙子兵法军形第四: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
因此我们对的作战,必须先求立于不败之地,积小胜,才可以成大胜。等一下用晚餐前,校长要跟各位说一个故事,来进一步阐述这个道理。
当满营战士忙着安营扎寨、挖灶备饭时,我要大家在中间,留一圈约100尺方圆,供晚上营火之用。并要中华青年营的同学,到旁边树林检一些大块枯枝,但要小心毒蛇猛兽,注意安全,不可深入。
其余的同学就当满营战士的助手。我则邀敦达往清源山方向深入打猎,半刻时间我们一起出来,共捕获了山猪两只、山獐、山姜各一只。打猎可是敦达的强项,但所有的猎物都是我发现的,对于我的六识之敏锐,敦达佩服不已。
这时营寨已经安置妥当,小灶正煮着饭,我请大将火侯调整好,人都到中间方圆来。我说,趁这个时间空档,跟大家讲个故事,等一下用晚餐也才不会烫嘴。
故事是这样的:苏洵引申孙子兵法军形第四,所做的辨奸论,其中有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赤忠者无夸夸之言,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表面上听起来似乎怪怪的,其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从前,有三位将军,分别奉命保护一批百姓到另一个地方,途中有一批很强大的匪盗在活动。第一位将军抱着侥幸心理上路了,结果路上碰到强盗,全军覆没。
第二位将军连护送的百姓都配发了武器,遇到强盗后奋勇拼杀,以伤亡近半的代价,抵达了将要去的地方。
而第三位将军先派人对沿途进行细致的访察,找到了一条几乎不为人知的小道,然后故布疑兵,趁着强盗还没摸清他的底细时,带着百姓从这条小道,赶了三天山路,才到了他要去的地点,虽毫发无伤,但是百姓赶山路饿了三天,被他折腾了半死,人人都骂他畏敌怯战,不配做将军。
结果,那位负了重伤的将军被人奉为英雄,还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传颂他的英勇。那位没打仗,没死人的将军则默默无闻……
神医扁鹊,千古闻名。但是有一回魏文王曹丕问他,我听说你家兄弟三人俱都医术高明,你们三个谁的医术最高啊?扁鹊就回答说:我大哥医术最高,二哥次之,兄弟三人中,我的医术是最差的。
扁鹊说:我大哥给人看病,总能防患于未然,一个人病情刚刚有点征兆,他就消除了疾患,防止疾病的发生,病人都以为他只能治些头疼脑热的小毛病,所以他没有名气。
我二哥在病人的小病将要发展成大病前,就有办法把它治好。所以病人并不觉得自己患了多么严重的病。
而我呢,经常要治到病人生命垂危的时候才起死回生,所以人人都觉得我医术如神,这么难治的病都能够治好!
我继续说道:地震了,一所府学的教授们拼命地从砖石瓦砾中往外抢救学子,另一所府学的教授们早就注意房舍建筑的安全,毫发无伤。
拼死救人的先生们出名了,没有死人的那家府学,名气就没他们大。
有一家人失了火,别人帮着勉强抢救出一些财产,主人就很感激前来救火的街坊,却根本不记得失火前,就很好心地再三劝他移走屋旁的柴禾、注意防火的人,所以说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
以惨重的代价,取得了一丁点的功绩,却获得了无上的荣光,是不是人们更在乎表面上的轰轰烈烈呢?
孙子兵法谋攻第三: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而那些名将,哪一个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不都是下之下者吗?
真正的成功者,恰恰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绩。所以历史有许多地方,还是不可轻信的。
所以前面提到,孙子兵法军形第四: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无勇功。
同样的,真正忠诚的人也不会巧言令色,说出什么过度夸张赞美的言语,所以说:赤忠者无夸夸之言。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