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家里积攒的银子全部花掉了。一家人整年吃的,都是多半儿的野菜和着小半儿糙米做的饭食。然而,就是这样,吃不饱不说,还经常断粮。

就在前天,李大柱还又是高兴,又是不舍的对一同干活儿的人说:“活终于干完了。再干不完,我家就揭不开锅了!”叹了一声后,又接着说:“不知道这么好的活儿,以后还有没有了。要是能一直干下去就好了。”

了解李大柱的人们,都能理解今天东家这一举动,有多触动他的心,大家叹着气安慰着他,一时都忘了领工钱。

林丹不愿看这种场面,悄悄地回屋了。孙友田和杨安也为之动容。尤其是孙友田,他是最懂得这些人的感受的。

村里人的日子都不好过,像大柱子这样的人家也不是只他一家。别说是精米白面,就是糙米,也都要算记着吃,稍一不注意就要挨饿,更别说那肉了。

有的家里几年也闻不到肉味儿。不说别人,就是自己家,也是因为大妞,现在的日子才好了起来。想到这些,孙友田不由的叹了口气,招呼大家过来领工钱。

当一群人怀里揣着银子,肩上扛着米面,手里提着五花肉从林丹家里出来以后。在路上遇到的人,纷纷向他们打听这是咋回事。

当知道这些米面和肉,是林丹给的谢礼时,人们开始都是不敢相信的。等确定是真的,接着,大家就奔走相告。

就这样,这件林丹以为小得不能再小的事,却以令人难以相信的速度几乎是在一瞬间就传遍了整个村子。

这次开始时,在林家做工的是三十八人。后来钱福田一家搬完了家,钱福田父子五人也来了。这样,做工的就有四十三人。

当天,人们发现,从这四十三个人的家中传出来的,除了肉香,还有一阵阵的欢笑声。山前村又一次因为林丹沸腾了。

整整一天,不管是与家人在一起,还是与朋友在一起,村里的人几乎都在谈论这件事。家里有在林家做工的,全家人个个都开心不已。家里没有人在林家做工的,则是羡慕不已。大家都暗暗的想,等以后林家再请人,一定要争取去。此时的林丹,在村里人眼里就是一个大好人大善人。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认为。赵永安两口子知道这事儿后,就在家里你一句,我一句的骂着林丹:“真是个败家的东西,就这么作,就是有个金山银山,早晚也会败光。”赵永安气急败坏地说。如果让不知情的人看见,一定以为林丹分的是他家的东西。

董氏好像很有先见之明一样,很是确定的对自己的男人说:“现在那姓杨的还稀罕她,等他稀罕够了,看那两个小崽子怎么过?”。

骂完林丹,赵永安和董氏两人,就又骂起了孙友田两口子。董氏说:“我就知道,那两口子不让我们收养那两小崽子,就是想占他们的便宜。你看看这才几天?他们就搬进人家家里了!”。

提起孙友田和张氏,董氏真是恨得连牙根儿都痒痒。他们一直以为,是孙友田两口子坏了他们的好事,想起本该属于自己的富贵让他们给夺去了,她就恨不得把他们撕着吃了!

不赞成林丹这种做法的,还有村里的三户地主。

现在山前村还有三户地主,最大的是赵地主。大概有四百多亩田一百多亩地。村里有四五十户的人家,是他家的佃户。他们家不仅只是地主,在县城还有很多生意。是云山镇较有名气的富户。

听到林丹奖励工人的消息,赵地主也很生气。自家在村里也算是一霸。平常不仅仅是自家的佃户,就是村里百姓,谁对他不是恭敬有礼的?几乎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没有不希望到他家做工的。所以,他们家平常用工,多数时间是只管饭,不付工钱。就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争着来做工。

没想到,这姓林的小丫头雇用工人,不仅给他们那么高的工钱,还发什么奖励,真是岂有此理。这让他以后怎么办?再想不付工钱,谁还会来干活?

赵地主是越想越生气,恨不得现在就把林丹拖过来,狠狠的揍一顿才解气。

和赵地主一样恨林丹的,还有村里的李姓地主。他甚至比赵地主更恨林丹。因为他们家只有一百二十多亩田地。只有五户佃户一共赁了不到五十亩田,剩下的大部分田地,都由自己家人在打理。

李地主有四个儿子,七十多亩地平常还能管的过来。可每到农忙季节,就要大量的雇用零工。

村里人多,又都很贫穷,他们雇用零工也经常是只管两顿饭,不给工钱。所以,当听到林丹的做法时,他同样是恨得咬牙切齿。

村子中的另一户地主,就是西院儿秦河的父母家。

当听到这件事时,秦老太用拐杖在地上狠狠的戳了几下,然后骂了林丹几句:败家的丫头。就没再说什么。

倒是秦老七,就是秋菊的七叔,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知道为什么,眼睛突然亮晶晶的,然后,莫名其妙“嘿,嘿,”的笑了两声。

作者闲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