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下三分之计”又是什么呢?
此计为:刘备治理荆州,益州,与孙权结盟,时机一到,立即从荆州,益州出兵,百姓夹道相迎,由此成就霸业,复兴汉朝。
刘备听后,也很高兴。立即采纳了诸葛亮的这一系列的建议。
刘备再三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而且刘备的感情真挚,眼泪都湿了衣襟。
诸葛亮看到刘备如此重视,当然同意了。
于是,第二天,诸葛亮叮嘱了自己的家乡父老,安排好了自己的家事之后,便和刘,关,张三人一起往刘备的驻地新野去了。
回到新野之后,刘备便拜诸葛亮为军师。
诸葛亮任了军师之后。在新野整顿刘备的兵马。两个人经常讨论国家大事。
就这样一代天才军师诸葛亮,就此登上了三国的舞台。
从此,二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
那“三顾茅庐”是怎么一回事呢?
顾名思义三顾茅庐就是刘,关,张三人三次光顾诸葛亮的草庐后,诸葛亮才同意见到刘备的。
作者来分析一下,三顾茅庐的具体事情。
第一次是,刘备知道诸葛亮就是卧龙后,便准备了礼物,与关羽,张飞到隆中拜访。
刘备来到诸葛亮所在的庄前,亲自下马敲开了柴门,看门的小童告诉刘备:“先生外出了,不知何时才会回来。”刘备等人只得失望而回。
这就是第一次,第一次光顾就没见到诸葛亮。这很正常。诸葛亮可能也是外出有事。也可能有其他的原因。
换句话说,第一次没有见到诸葛亮很正常。谁不会天天待在家里。换作别人也会出去透透风。
第二次,几天后,刘备听说诸葛亮已回,便叫人备马。张飞说:“他一个山野村夫,何必哥哥亲自去请,派人把他唤来便是了。”刘备呵斥道:“诸葛亮是当世大贤,怎么可以随便召唤!”说罢,便上了马,关羽,张飞也只好乘马相随。
第二次拜访,刚开始。可以看出张飞就有些不耐烦了。但是刘备坚持要去。
那时正值隆冬,朔风凛凛,瑞雪霏霏。三个人冒雪来到庄前,刘备叩门问童子:“先生是否在庄上?”
童子说:“先生此时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这时大喜。以为这次终于能见到诸葛亮了。于是,随即跟着童子来到了草堂。而这次见到的却是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
诸葛均告诉刘备,他的哥哥诸葛亮与友人出游去了。
于是刘备给诸葛亮留了封信,告辞出来了。这时,就见小童指着远处喊道:“老先生来啦!”刘备以为是卧龙,忙上前施礼,却听诸葛均说那人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刘备又一次失望而回。
这一次,刘备一波三折。还是没有见到诸葛亮。但是想见到诸葛亮不容易。最后一次,却成功了。
第三次,第二年春天,刘备选了个吉期,斋戒三日,沐浴更衣。准备再上隆中请诸葛亮。关羽,张飞这时都来劝阻,张飞甚至说要用绳子直接把诸葛亮捆来。刘备听了非常生气。训斥了他们一顿,二人只好乖乖地跟着去了。
过了好几个时辰,诸葛亮醒了。于是,诸葛亮翻身问童子。是否有来客?童子回答说:“刘皇叔在外面等了好久了。”
这时,诸葛亮赶紧起身更衣。出去相迎。刘备见了诸葛亮,看见诸葛亮高个子和清秀的长相。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于是,刘备连忙下拜行礼。诸葛亮见刘备如此诚恳。极为感动。将其迎入草堂。
这就是,刘,关,张三人“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在正史中也称为“三顾之礼”。刘,关,张三人在第三次探访诸葛亮的草堂,才见到了诸葛亮。
由此,刘备,诸葛亮才得以携手。共赴大业!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