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一番交流,结果是五万块钱太少,不足以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他想做的事情,又不是我所能给的。兄长是觉得回家搞养殖创业丢面子了,怕说出去讨不到老婆。怕是心里面期待着有人将一切安排妥当,他回去稳稳当当,体体面面的赚钱才愿意回去。我幡然醒悟,从此不再提及这件事。

17年年末,家母身体抱恙,在医院住了一个多月。出院的时候和村里的三姑六婆商量,以后就回村里面住了,在这之前,家母已经在荔浦住了十年有余。我也是殷切的希望家母能到了家,给我守着一个家。更何况,家母一女人常年在外也不是一个办法,接回家中,也是为了她好。我自认为一切顺理成章,母亲出了院就回老家,一个圆满的结局。

出院那天是兄长办理的出院手续,办理完成之后家母强烈要求回荔浦自己租的房子,不愿意回老家。无论如何劝说,家母态度坚决。兄长无奈,只能随了她的心。

我们想让家母回家安顿晚年,这是我们能给的,也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家母想要的却是一个人自由自在,吃饱了逛公园,累了回租房休息,多逍遥。我真的想多了,亏得我还忙前忙后着手安排这安排那。我们想给的,想去安排的一切,并不是家母想要的。

说到家母常年外出,我倒又想起了一件事情。

小时候家母常年不在家,家母心大,对我们安排不周,没过多久家里屯的粮食用完,几乎到了无米下锅的地步。邻居的叔叔婶婶们觉得我可怜,常常叫我去他们家吃饭,我却不是每次都去的,因为觉得吃不开,还不如自己在家吃面条。一次不去也不行,说你不近亲,所以很多时候我总是勉为其难的去了,吃的浑身不自在。

叔叔婶婶是些好人,觉着别家的孩子吃不饱叫过来吃饭再正常不过。只可惜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想要的却是自由自在的氛围,而不是他们想给的大鱼大肉。

人要是长大了,“对你好”这句话包含的意思就不再单纯,更多的时候倒是多了一层道德绑架的嫌疑。叫你来家里吃饭是为了你好,你不来就是不给我面子,我是要生气的。

身边一个要好的哥们菜刀,相貌俊朗,性格友好,人畜无害,芳龄28却依旧孑然一身。家人着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隔三差五的打听近来有没有谈得来的女生。菜刀自己倒不慌不忙,每天自由自在,想去哪就去哪,好不自在。我作为一个与他们家多有交情的局外人,游走在他和家人之间,体会哥们家人的无奈,理解哥们的选择。

28岁的年纪,的确到了成家阶段。父母也六十有余,自然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娶妻生子,自己早日抱上孙儿。哥们的母亲一边着急,一边准备着一切孩子往后结婚用得上的东西。菜刀看在眼里,自然也是心生愧疚,却也不想违心,生活毕竟是自己的。家人有自己的要求,若是应了,自己就不开心了,想来想去,还是拖着不给。人生之多无奈。

我希望家母老了回老家,仅仅是我的希望,出于我的私心,是我认为这样安排是好的。

我希望兄长拿了钱回家创业,家母回去也是理所当然,也出于我的私心。

兄长希望我安排得更周到,自己过得更体面,我给不了。

母亲希望自由自在,又希望自己生病的时候儿子立刻出现在身边,我却又做不到。

长大后,我想给的,不是你想要的。

长大后,你想要的,不是我能给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每天都在上演。明白了这个道理,生活变得不再压抑。你过好你的生活,我过好我的小日子。哪天你提出了需求,而我又能帮衬,我就应了你哪天我想给予,而你又恰好想要,皆大欢喜。

我希望,你想给的,都是我想要的。

多希望,你想要的,都是我能给的。

我希望,我想要的,都是你能给的。

多希望,我想给的,都是你想要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