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锦喜闻言,愕然的瞄了眼坐在那露出淡然微笑的老板,心中突然响起之前看到过的一份报道内容来。
“难道,戴主任想要用炭纤维代替奥氏体钢和钨钢结构?”
得到了肯定,徐锦喜组织了下语言继续说道:“在国际可控核聚变领域,炭纤维与纳米陶瓷材料,确实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技术路线。”
“但,那也只是部分代替,想要用炭纤维复合材料完全取代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的主体,这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在做这方面面的研究。”
“徐老,我们现在在可控核聚变领域,已经走到了最前方,成为了带路人,别人没有走过的路,需要我们去摸着石头过河。”戴笠魁摆了摆手打断了徐教授的话。
李国良就这么看着两人由此展开讨论,并没有插嘴。
说起来,他手里有着完备的第一壁材料制备工艺,但他不能就这么直接拿出来。
不然,他要如何解释呢?
没法解释,只能一步步诱导着手下的研究员们,一步步走到正确的路线上来。
“将低活化金属材料从第一壁彻底剔除,改用炭纤维作为第一壁材料以及主要结构材料,这还真是大胆的设想。”徐锦喜感叹似的说道。
看到戴笠魁没有立刻接话,徐锦喜继续说道:“那么,选用什么样的炭纤维复合材料以及如何解决其自修复问题,戴主任这其中的难度恐怕不小啊”
“是的,老板最先提出用炭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金属材料作为第一壁材料以及主体结构时,我也和大家现在差不多迷茫。”
“这种设计十分大胆且前卫,甚至说是开创性也不为过,第一壁材料不用传统的金属材料,而改用炭纤维复合材料作主体结构,随之是中间层的填充液锂,在接下来是外层铍包覆反射中子,最外面的屏蔽层用石蜡和水以及碳化硼混合物,并由核电水泥包覆。”
“这其中不仅仅是如何解决炭纤维复合材料本身的难题,还有第一壁的炭纤维材料的工作温度在3千度山下,如何把温度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便更好的让锂金属正常工作等等,有着无数个问题需要我们解决。”
“当然,我们不是孤军在奋战,中科院还有核物理工业集团以及全国范围内与核物理相关的科研机构,都会参与进来。”
这次会议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才告一段落。
关于新型可控核聚变中子回收系统的技术思路,经过大家讨论研究,弄出了一份大致纲领,至于再细致的枝节,那就需要中科院协同相关科研机构去解决了。
当中科院接到未来之星仿星器研究所的最新报告时,各位专家都露出了惊愕至极的表情。
不出意外,中科研内的专家产生了分歧。
一部分人觉得这种抛弃金属材料作为第一壁材质的想法不切实际。
一部分人保持中立,没有发表反对意见,也没有赞同。
一部分人觉得这条思路似乎可行,最起码可以尝试下。
一场盛大的辩论就此展开。
经过三天的研讨,在中央高层催促下,中科院最终达成了一致。
未来之星仿星器研究所核聚变装置取得的成功,已经在世界范围内传颂了一个月的时间,不管各国专家愿意承认还是不愿意承认,东方在核聚变领域已经成为了整个行业的领头羊。
这挑战了某些人敏感的神经线,并且有人迫不及待的对此展开了行动。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