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交付押金之后,后面的一切就顺理成章起来。黄雨莲得知了黄玉溪的决定之后异常高兴,第二日急忙带着银票和黄玉溪一起把院子租了下来,又里里外外地打扫,忙活着买家具等物,不到一日,这租来的院子就收拾得整整齐齐的了。
等到傍晚的时候,黄雨莲方才带着黄玉泉和谢景离依依不舍地离开。黄家酒楼和茶水铺还需要人守着,谢景离种在山谷里的人参苗正是需要看顾的时候。
黄玉溪独自一人在泰丰县开始了苦读生涯。
古代的冬天尤其冷,黄玉溪原本就是南方人,冬天虽然阴冷,但和现在这种仿佛侵入骨髓的冷不一样,现在不过降了几次霜,他已经被冻得受不了了。
但黄玉溪早已打定了主意要好好念书的,虽然天天冻得瑟瑟发抖,也每日早早的艰难的从床上爬起来,到不远处的无畏书院听桑慕云授课。
科举对于现代人来说还是比较难的,黄玉溪若是没有原主的记忆,他肯定不会选择走科举这条路的。原主自小就被家人送到私塾读书,加上天资聪颖,基础打得很牢固。
黄玉溪既继承了原主的记忆,又拥有成年人的学习能力,学起来挺轻松的。对于黄玉溪来说,最困难的是每日清晨从被子里爬起来。
等到正式进入无畏书院读书之后,黄玉溪这才见到了无畏书院的学子。
泰丰县数得上名的书院并不多,念书考科举原本就是家境殷实的子弟才会走的路,因此这些人都会去大书院。到无畏书院求学的大都是贫穷人家的子弟。这些学子念书本就刻苦,再加上桑慕云也有些真本事,每年童生试,无畏书院都会有几人考中,虽然和大书院比不上,但在泰丰县也不算籍籍无名了。
无畏书院的学子大约有二十来个,按年龄段分成了二个班,黄玉溪此时进的班有十来个人,大部分十八到二十岁左右,准备走科举之路的学子。
黄玉溪年龄本就比较再加上原主这几年守孝吃得不好,营养不良造成了比这个年纪的少年人都要小一点,略显得有些单薄。因此黄玉溪进入学堂之后,这些学子对他都很和善,把他当弟弟照顾。
无畏书院只有桑慕云和温懿两名教员授课,温懿教授相关的君子六艺,琴棋书画等。而其他地课程都是由桑慕云教授的,和精明市侩的外表不同,桑慕云学识渊博,授课时根本不需要带着任何书本,他背着手,踱步走进教室,授课时引经据典,信口拈来,只有在这种时候,才能够看出他确实是一名学富五车的学者。
黄玉溪独自一人在泰丰县念书念了一段时间,租住的院子离无畏书院很近,黄玉溪早出晚归,每日念书的日子比想象之中要快得多。
谢景离会时不时的进入泰丰县看看他,原本谢景离想着和黄玉溪一起在泰丰县,但谢景离种在山谷里的人参需要看顾着,以免幼苗被冻死,谢景离呆在黄家村也能时不时地给黄家茶水铺和黄家酒楼帮一下忙。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