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若所说,倒是实话,京城粮价连连攀升,连带着江南的粮价也涨幅不少,朝廷要征粮,要么拿着白花花的银子去买,要么拿权势去威逼。
对于前者而言,朝廷已拨了百万余两赈灾款,既要用于堤坝的修缮,又要用于灾民的安置,能用于买粮的有多少,实未可知然而后者虽可征集到粮草,却极易激起民变从来商人都是最容易被冠上“为富不仁”骂名的群体。
林家的五万石粮食,无疑是雪中送炭。
所以,不管太子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还是为了在皇上和众臣面前表现自己的能力,定然会将这五万石米粮物尽其用,容不得手底下有人给他拖后腿。
五万石粮食,足够上虞灾民度过一月有余。再这之后,便要看上虞官员的本事了。
白养一个上虞城,国库撑不起,林家更撑不起。
而且一味地依赖林家,只会叫百姓觉得朝廷无能。
慕容冲赞同地点了点头:“水灾易除,民怨难平。等着赈灾粮运送到上虞,灾民的粮食有了着落,果腹无忧,太子就可以着人全力应对重建家园和来年春耕的事项了。”
林若淡淡地附和道:“江南人杰地灵,太子亲至,应该能笼络到一批有实干有能力的地方官吏,于他,于上虞百姓都是一件好事。”
新的消息已经传来,章煦已然带着书院的那一批寒门学子们在知府衙门里出谋划策。这些学子出身低微,更知民间疾苦而学子的身份,又让百姓对他们有所信服。但这一点,慕容冲还不曾知晓。
慕容冲看着林若良久,才道:“你和别的商人不一样。”
“商人皆是为财而已,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我比别人看得透一些而已。小富靠智,大财靠德。想要做成买卖,得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同时让对方拿到他想要的最大的利益,更何况我可是在跟皇上做买卖呢。”
“那你想凭这五万石的粮食,六十四个施粥点和十六个义诊点,从皇上那里换到什么?”
林若似笑非笑地看着慕容冲:“这个问题,还真没有人问过我。”
收回目光,转向远方:“王爷应该知道,风花雪手里,攥着汴安粮枭开出的数百万石的粮票吧?”
慕容冲心中一凛,顿时明白了她所指。粮铺开出的粮票,需要有当地府尹的公章认可和册子备案,免得买主在兑付粮食的时候遇到麻烦。汴安城的粮枭们开出的粮票,都是在京兆府备过案的,朝廷欠了林家如此大的一个人情,到时候林家找这些人兑付粮食时,皇上必定会敕令京兆府尹鼎力相助。
这些奸商趁着国难之际大发横财,在律法上却无大过错,可这契约兑付确实法律条文上一条条一款款写得明明白白的,若是粮枭们不兑现,可就有的苦头吃了。
风水轮流转,报应不爽。
“他们开出的粮票,至今为止,共计三百一十三万石,之后还会继续增多,汴安城近二十万户人家,加上来往行人,每年的米粮消耗约莫五百余万石。”
“这你都清楚?”
林若耸了耸肩,半开玩笑地说道:“没办法,我已经打算跟王爷站在一条线上,王爷军功卓着,是开疆辟土、平息战乱的不二人选。战事一起,只军粮一项的开支就够庞大的了。这出嫁的嫁妆,自然要准备得充分一些。”
“军粮?这就是香雪海竞价的真正目的所在?”
林若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褪却,颇为严肃:“是啊。王爷常年在外征战,自然省得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可是这朝中不乏为己谋私的政客和贪官,他们根本不懂,军粮延误,会对在战场上浴血厮杀的将士们带来多严重的后果。王爷当记得,十六年前,镇南侯府之事。若是朝廷的援军和军粮及时送到,云麾将军曲常辞、忠武将军曲常泊都不会战死沙场,宣麾夫人也不会至今膝下无子。老侯爷白发人送黑发人,即便升为国公,又能如何呢?”
十六年前,南蛮扰边。如今的滇国公曲驰,当时还是镇南候。最终,镇南候等到了援军和粮饷,将南蛮尽数击溃,但这代价,太大了……
慕容冲默然半晌,方才开口:“若是能解决三军粮饷供应,郡主日后有任何吩咐,本王定当刀山火海,在所不辞!”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