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唐朝啊,如果交给李显就玩完了。

如果交给武则天,还能多延续一些年。

到你的孙子辈李隆基那里,唐朝就会逐渐走向末路,各地佣兵自重,唐朝名存实亡。

这话能说吗?

不能。

不过,这是个时机,是个向武后投诚的时机,是一个消除芥蒂使自己变得有用的机会。

接下来的数十年,天下都是武则天的舞台,若是不想让今日的闹剧重演,早早站队才是最为明智的。

沈三问决定放手一搏。

“国运大事,不能为众人所知,请吾皇屏退左右。三问将向陛下与皇后言明,在下的推算结果。”

“退下”,皇帝也有些兴趣。

武则天一直记得他说的人主之姿,却不知他想说什么。如果敢乱说,呵呵。

众人告退,只留下三人,公主忧心离去。

“驸马但说无妨,一家人无需如此。”皇帝还在调停矛盾。

“李唐国运波折,后世国运,即使知道也没办法改变,眼下就有些祸患,如果可以解决,便是造福苍生,延长国运了。

太子仁慈,他日恐怕会大权旁落,落入韦氏外戚之手,韦氏女,红颜祸国之命,陛下万不可将朝政尽数托付太子。”

皇帝大惊。确实如此,本来没有想过立此子为太子,可惜原来的太子忧劳过重因病去世,自己对李显疏于教导,他,的确不是帝王之才,可是小子李轮也没有超过李显许多,其他儿子更加难当大任,“莫非李唐江山将倾?”

这个一辈子与命运抗争的帝王,心中多了许多哀愁。想起李显新婚后的欣喜,政治目光短缺,毫无戒心的耿直,这个儿子最大的优点是孝顺,善良,可是作为帝王,没有强硬的政治手腕这些却是缺点了。

皇帝显然没有询问自己的意思,所以沈三问只能继续谏言了,“不如皇上便予皇后一道旨意,如若李显有拖军国大事于韦氏之意,则更立李轮为君。”

一道先皇的旨意,如何能约束得了当政的帝王,特别是更立帝王的旨意,谁愿意放弃这个主宰天下的机会?如果留下这道旨意,便要予以更多的权力,军权、政权。那时李显不再是一个皇帝,没办法自己做主,只是一个傀儡,就如自己初登帝位一样。可是若他得势,不会有自己当年的谨小慎微、也不会有自己当年的助力,难道看着李唐江山拱手送人?自己也不是没有想过托政务于皇后,皇后之才比自己有过之而不不及,可是大臣当时的谏言也有道理,我不将江山留给自己的儿子,却交于武氏,这样,日后倘生变故,如何有面目见列祖列宗。

“纵使皇后执政掌权,百年之后,李氏子孙仍旧稳坐龙椅,如若韦氏当权,李唐江山必然不复存在。臣妄论百年之事罪该万死,但臣之所言句句出自肺腑,不敢妄言,也不得不言。”沈三问契而不舍。

武后心中十分欢喜,自从宰相郝处俊谏言以来,自己逐渐淡出权力中心,虽然建议陛下多有听取,可始终保留着戒心,朝中支持者寸步难行,反对者如鱼得水,这次驸马的提议倒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天不绝我。

饱尝权力滋味的人,没有人会甘愿放弃权力。

武后出言安慰,“陛下不必忧心,显儿孝顺,必不至此。”虽然想安慰,也说不出李显才智堪当大任的假话。

高宗听得十分好笑,若是孝顺便可治国,那皇帝哪里轮得到自己来做。想想驸马所言,不无道理,皇后即使专权,百年之后,自然会将朝政传与自己的两个儿子,武氏待皇后甚薄,自己何须忧心。

只是自己有些看不懂驸马此人了。

今日被皇后如此训斥,他居然能为皇后说话,是真的宽容大度,为了太平,打算化解恩怨,还是看重皇后的政治潜力?即使如此,也无需这般着急。

那么,此言是有意讨好皇后,还是确实如此?有几分可信?

这个驸马,倒是有几分意思。若他与韦氏素无恩怨,下此论断,开罪显儿,也不怕惹来祸端?的确有些本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