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因为我们当年扔下了财物却带走了家族的传承,无论多么困难也没有抛弃因为有了这些家族传承,我们苏氏族人,数百年来一直站在一起。”

“但是我们苏氏的力量依然薄弱。当年家父伐蜀,以我苏氏在荆襄数十年经营,仅能调出一万精兵西向而去年萧梁入寇,我亲率大军对垒,因奉诏命,仅仅徐州一地,就能轻轻松松动用三万兵马。”

“所以,我苏氏要更进一步,就不能囿于一族一地,而是要在朝堂上取得更大成就为此,我需要更多的苏氏族人,站到我身边来!官位,有!爵禄,有!只要是真有才干,通诗书、懂礼仪、明实务,有本事经世济民而不是袖手空谈的族人,不分嫡支偏支,不分富贵贫寒,只要德才兼备,我这里有的是机会!”

他大宴族人,欢聚累日。更亲到族学开讲,召见族中子弟,考问学业,殷殷勉励,当场拔擢了几个学问优异者在身边见习。又将京城族人的书信一一带给此地同族,遍访族中鳏寡孤独、贫寒废疾,赠以钱帛,嘘寒问暖,关怀备至。

“少傅不以富贵骄人,敬事父老,和睦宗族,真是古之君子风度。”苏哲在宴会上的话并没有外传,然而他回乡之后的一举一动,都被有心人记录下来,快马报送回京。穆青看着上

上面历历分明,都是拜宗祠、访族学、问孤寡这些举动,情不自禁地赞叹了一句。说完才觉得不对,一抬头,上面是父皇,对面是姐姐,都用看白痴的目光看着他:“……怎么了?”

穆深连念了三遍“他年纪还小”,才把劈头盖脸训儿子一顿的冲动压了下去。没办法,少傅出京了,某些帝王之学只好他这个当父皇的亲自捡起来教按说苏哲给这个幼子灌的黑墨也不少了,怎么还是这么纯良呢?他把目光转向女儿:“霓凰,你说。”

“女儿觉得……”霓凰微微地偏着头,眉头轻蹙。“苏哲做事,一贯都是雷厉风行,从不耽延,更不以私害公。要说他单单因为回到家乡就行事大改,忙着拜宗祠、宴族人,置土断于不顾,这不像是他平日的态度。只是,他这样做到底是为什么……女儿还没想明白。”

穆深脸色稍稍缓了一缓,又复皱眉。不要说穆青,就连霓凰也比苏哲差了不止一筹。只希望他能多撑几年吧,让两个孩子多成长一些。否则待他去后,仅凭着苏哲对霓凰的爱慕就要制衡此人,让苏哲安分辅佐穆青不生二心,他实在觉得……心里没底。

“傻孩子,在颍川做什么事,不需要苏氏宗族支持?苏哲离家多年,和家乡族人并不熟悉,他不先和睦宗族,难道凭一个少家主的名头,就能让族人听命无违?他不先给足族人好处,许诺足够的前景,把族人拉到他一边来,像改白籍为黄籍,从此要一体纳税服役这种事儿,别人凭什么服服帖帖的,不给他捣乱?他做的每一件事都不是无用功,你接着看下去,就明白了!”

二月十日,苏哲召见颍川、历阳郡守并诸县令,下土断条格。先立籍簿,不问侨民故籍,五户一保,十户一甲,一一开列姓名、年貌、家口、籍贯及家中产业。此地为苏氏宗族所在,苏氏族人不曾隐瞒部曲奴婢,则一乡风行草偃,并无多人敢违号令。间有一二人藏匿乡民,希图侥幸逃免赋役,苏哲以国法在上,悉送当地县衙处置。自此,上下凛然,无不奉命。

太安二十一年三月初一,庚戌日,楚帝下诏,于徐、扬二州推行土断。

史称:庚戌土断。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