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这个小姑娘拿着一块米糕和一个烤熟的土豆出来了,她对邱志诚说:“我家里真的没有别的东西可以吃的了,只有这块米糕和这个土豆,大哥哥,你一定是很饿了吧?这块米糕和这个土豆就给你吃吧。”
这时,邱志诚真是很感动、很感动啊,他差点掉下眼泪呢。邱志诚明白这块米糕是这个小姑娘最爱吃的东西,她自己平时都有可能是舍不得吃的呢。这种米糕是由米粉蒸熟了之后切成一块、一块的,然后烘干了,这样就可以储存很长时间,因此,在市一带也把这种米糕叫做“米糕干”,在当时,小孩子们可能把它当作是奢侈品了。
邱志诚还真的不忍心拿过这块米糕和这个土豆来吃,便说:“小妹妹,我不饿,你自己吃吧。”
小姑娘说:“你骗人,我知道你一定饿了。你吃吧,你不吃我就要哭了。”她把两手的手背捂着眼睛假装要开始哭的样子。
邱志诚没想到这个小姑娘心地这么善良,他便说:“好的,我吃,我吃。”
邱志诚两、三口便把这个土豆吃掉了,他觉得这个土豆虽然很普通但是特别香、味道特别好。然后,邱志诚慢慢地吃着这块米糕,当然他觉得这是他一生中吃过的最好的东西了,这辈子也无法忘记这个味道,可是他心里的感觉真不知是啥滋味啊。
在邱志诚吃土豆和米糕的时候,这个小姑娘看着邱志诚,脸上露出了纯真而美丽的微笑。
吃完土豆和米糕之后,邱志诚便对这个小姑娘说:“谢谢你,小妹妹,你对我真好。”接着他还问了一句:“你不认识我,为什么还对我这么好啊?”
这个小姑娘回答说:“你没有左手,肚子饿了,又没有要到饭,太可怜了,而且我还觉得你这个大哥哥人很好,你还教我写字呢。”
邱志诚说:“好,谢谢你。现在大哥哥我给你讲个童话故事好不好?”
这个小姑娘高兴地说:“好啊。”
就这样,邱志诚给这个小姑娘讲了个童话故事。
后来,邱志诚和小姑娘再聊了一会儿,他还教了这个小姑娘一个英文单词:tt土豆。
不久,邱志诚便要离开这个地方了,他就跟小姑娘说:“小妹妹,我要走了,再见吧。”
这个小姑娘倒有点恋恋不舍的样子,接着她还哭了起来。邱志诚问这个小姑娘说:“你为什么哭啊?”
小姑娘说:“我觉得你这位大哥哥很好,人又很聪明,我很喜欢。可是,我又觉得你这个大哥哥好可怜啊,你没有左手,今后可怎么办呢?”
邱志诚笑着说:“原来是这样啊。这个你别伤心,我的左手以后会生出来的,过几年你再看到我的时候,我就有左手了。”
小姑娘破涕为笑,高兴得蹦了起来,说:“真的吗?你不能骗人的。”
邱志诚对这个小姑娘说:“真的,我不骗你。”
小姑娘就说:“那我们拉个勾。”
邱志诚犹豫了一下说:“好。”
邱志诚就伸出右手和小姑娘就拉了勾,并且说:“谢谢你,小妹妹。”
这时,这小姑娘看着邱志诚的右手说:“咦,好奇怪,你手掌上有一颗小小的黑痣呃,我以前从来也没见过有人在手掌上长痣的呢。”
邱志诚笑着说:“我这颗痣是天生的,手掌上长痣的人的确很少,我也没有见过其他人手掌上长痣的呢。”
最后,这个小姑娘和邱志诚握了手,然后,邱志诚便和这个小姑娘告了别,离开了这个大村庄。
离开这个大村庄之后,邱志诚又走过了好多村庄,可是他依然没有要到什么东西。最后,邱志诚来到了一条小河边,他喝了几口河水,趟过了这条河,来到了一片树林,在树林的后面是一座不高的小山,他便在这山脚下的树林里坐下来休息。
过了一些时候,邱志诚感觉到又饿又累,因为一个土豆和一片米糕早就消化掉了,这时已经快到黄昏了,远处的各个村庄里升气了袅袅炊烟,各家各户开始烧晚饭了,而此时的邱志诚已经无意再去各村乞讨了。
在树林的边上有一片庄稼地,种着蔬菜瓜果之类的东西,其中还有西瓜。看到西瓜,邱志诚眼睛一亮,他立刻蹦了起来,朝着西瓜地跑去,但是,当他跑到西瓜地看准某个诱人的西瓜正要俯身去摘的时候,他停住了,他想起了他父亲的嘱咐。邱志诚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回到了树林里,又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邱志诚感到更饥饿,实在是难忍啊,他又站起身朝着那西瓜地走去,可是,半路上他耳边响起了老师的教诲,偷窃是可耻的,他又回到了树林坐了下来。
后来,天色开始渐渐暗下来,此时的邱志诚是又渴又饿,可以说是饥饿极了,他再一次起身,拿着木棍和篮子朝着那西瓜地走去,他走着走着,离西瓜地越来越近,在一个又大又熟的西瓜跟前停住了脚步,但是,邱志诚没有俯身去摘西瓜,而是继续往前走,走过了西瓜地,折回到那条小河边,狂喝了一顿河里的清水,然后趟过这条小河,慢慢地回家去了。最后,邱志诚还是忍住了,没有去偷西瓜吃,因为他想起他在书籍中读到过的那些历史故事以及那些教人拥有优良品德的名言警句,他也想做个好人啊。可见人之善心时时都有啊,可见在邱志诚的那年轻的心灵里已经充满了那种“仁”、“义”为本的儒家思想。
天快黑的时候,邱志诚回到了村里。此时,邱志诚的奶奶早已经在村口等他了,还给他带来了那两个烙饼,可是邱志诚依然没有接过来吃,他一声不吭地回到了家里。
在家里,邱志诚的爸爸和爷爷在等着他,看到邱志诚进了屋,他爷爷先开口说了:“志诚啊,你回来了,要到饭了吗?”
邱志诚一屁股坐在了一条小板凳上,一声不响,只是有气无力地摇摇头。
邱志诚的爷爷便接着说:“那你很饿了吧?”
邱志诚面带苦笑点点头。这时,邱志诚的奶奶过来一把抱着邱志诚哭了起来,泪珠挂满了奶奶的老脸。邱志诚的奶奶又一次拿出两个烙饼给邱志诚,这时,邱志诚转过脸看着他父亲,他父亲便点点头说:“你吃吧。”
邱志诚开始吃饼,可能是吃得太快了,他噎住了。
邱志诚父亲的眼里好像也泛起了泪花,不过其他人没有发现,因为他立刻转身去厨房里倒了一杯开水给邱志诚,拍了拍邱志诚的肩膀说:“好样的!”
其实,邱志诚的父亲看到邱志诚回来的时候,他已经知道邱志诚没有要到饭,一天没有吃什么东西了。这时,邱志诚的父亲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一种是他感到很欣慰,因为他看到邱志诚没有去偷、没有去骗,这孩子的品质还是不错的另一种是他感到很难过,因为他看到邱志诚缺乏在这个“适者生存,逆者淘汰”大自然中应有的生存能力。邱志诚的父亲也对此感到很内疚,因为他的确没有好好地给儿子培养过这种生存竞争能力。在“适者生存,逆者淘汰”的大自然竞争中,生存是第一位的,但是,邱志诚的父亲心里还是觉得一个人的品德更重要。
这天晚上,邱志诚的爸爸跟邱志诚讲述了美国盲人作家、演说家海伦凯勒的故事,勉励他努力学习、艰苦奋斗。
海伦凯勒是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她于1880年6月27出生在美国亚拉巴马州塔斯喀姆比亚,大概在一周岁多一点的时候,由于患病,她两耳失聪,双目失明,当然也不会讲话了,从此她变成一个又聋又哑、双目失明的孩子。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海伦凯勒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的帮助之下,海伦凯勒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开始学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常人一起进入大学学习,并且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她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还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后来海伦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她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海伦凯勒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海伦凯勒最后通过努力奋斗从一个又聋又哑、双目失明的孩子最终成为一位享誉全球的名人。
这个故事和这三天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邱志诚的心里,从此,他不再埋怨,也不再叹息,而是默默地奋斗着。许多年之后,邱志诚跟朋友讨论“命运和奋斗”这个话题的时候说过这样一番话:“对命运的哀叹或者埋怨都没有用,或许命运好坏是客观存在的,而奋斗是主观的,奋斗则靠我们自己,我们可以用不懈的奋斗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创造美好的人生。”
在少年时代,邱志诚虽然在物质上很欠缺,但是在精神上得到了关怀,在教育上得到了一定的引导。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