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望眼看去,小巷建筑风格多种多样,有赣南客家的方正建筑,有徽派的粉墙黛瓦,有西洋式的尖顶吊窗。大家往前慢慢走着,看着,不多的游人都很自觉的保持安静,守护着这份难得的宁静。飞檐,花楣,雕窗,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古朴。青砖,石墙,鹅卵石路,泛映着曾经的光荣与梦想。

“这儿叫灶儿巷。”艾青边走边轻轻介绍道,“宋代就是的六街之一,极是繁华。在清代时,巷内多住皂役也称衙役。后来根据谐音叫做灶儿巷。”难怪看路边的路牌有“灶儿巷”三字,原来如此。华叔四人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五人行走于这老街上,仿佛穿越到了古代。想象宋朝百姓在街上怎么做生意,明朝人家又如何生活,清朝小民又怎样的街上往来奔波。历史的沧桑只能由历史去评说,今人只能凭着只文片画去想象,与古人对话了。

不知不觉,日落西山。一线斜阳软绵绵的照在头顶瓦檐上,街心更显得幽暗,宁静,短短几百米的古街有点像让人畅游了几百年。对面的大街上,高楼林立,一长溜的霓虹灯闪着,高大的行道树都掩盖不住它们的光芒。赣州啊,一座古老而又年轻的都市,就如一个穿着旗袍的绝色美人,令人百看不厌,心向往之。

待到五人走出皂儿巷,城市早已万家灯火了。

“这么晚了!”艾青惊叫道,“走,带你们吃好吃的去!”

言罢,七拐八弯,来到一条小巷,只见一家挂着“安远三鲜粉”的小店里面坐满了食客。艾青指了指门口一张桌子,拎了个塑料凳子,坐下道:“估摸着中午你们都吃腻味了,吃点清淡的,解解油腻。”转头又向里间灶台的老板脆声喊道,“五碗三鲜粉。”

“不吃我也不饿。”胸罩摸了摸自己的肚子道。

“吃了你更饿。”艾青笑着回应。

这倒勾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一个粉面能有这么神奇?吃了更饿,不是助消化就是味太美,吃了还想吃,倒要见识一下。

不一会儿,五碗三鲜粉送到每人面前,洁白的粉条上面,点缀着几朵碧绿的青菜心,一小撮瘦肉条,猪肝片夹杂在粉条之中,倒也平常得紧。

“吃吃看。”艾青微笑着说道。

华叔抢先吃了一口,不由得大叫道:“鲜!”引得店里食客行侧目礼,实在尴尬不已。

“不鲜怎么能叫三鲜粉?”艾青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碗里的粉和肉往华叔碗里拨,“我不怎么饿,吃不完,不要浪费了。”

和尚三人装作没看到,偷偷挤眉弄眼,华叔也装作没注意到三人的鬼鬼祟祟,傻小子吃东西似的,只顾低头大口吃着,不一会碗就见底了。吃完,咂咂嘴,看着艾青用筷子挑着三两根粉条嗍着,不由得看呆了。

艾青吃得差不多了,放下筷子红着脸把手机递过来给华叔看,上面赫然打着“有没看饱”四个字。

华叔脸一红,喃喃道:“饱了饱了。”一想又不对,改口道:“没饱没饱。”话一出口,发现更不对,急得挠起了头。

艾青掩着嘴笑了起来,和尚三人莫名其妙,看了看华叔那个糗样,不约而同指了指华叔,夸张而又意味深长地“哦”了一长声。华叔四面楚歌,急中生智,跑去结账,溜之大吉,总算避免了更大的尴尬。

一行人出来,打车回到了华叔他们下榻的宾馆,华叔看了看天,晚倒不是太晚,看了看艾青道:“上去坐会吧?”

“不了,疯了一天了,我该回了。”艾青嘴角含笑,向大家摇了摇手,一转身跑开了。

“你怎么回去?”华叔追着问道。

“我开它回。”艾青按了按手里钥匙开关,路边一辆白色的轿车“哔哔”响了两声,“市区怕罚款,不敢开。”艾青说完,走上前,拉开车门钻了进去。

“你路上小心点。”华叔叮嘱道。

“知道啦,你也回去吧!”艾青一边回应一边发动车子,“哔哔”两声喇叭,向华叔和胸罩他们摇了摇手,车子绝尘而去。

华叔的目光一直追着车子往前,往前,直至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华叔还站在原地发呆,魂被勾走了似的。

和尚三人连拖带拽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华叔弄回去。一个个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疯癫痴狂。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