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延后一年再执行那是因为今年还要筹集巨资买几万疍户、海户回来,王浩想尽快把国人的总数加大。
奴隶很好理解,不管怎么抢来的都是奴隶,实际上没过几年随着台湾岛开发加速,有大量闽浙粤的穷困百姓,被各种传言或者走私船,奴隶船蛊惑成为契约奴隶(注一),这部法律只好又增加契约奴的条款。
冠带法是强制改穿着打扮。桃源怎么穿的都有,倭人就穿倭人的;好多葛玛兰番人虽然定居在村子里,可是继续穿着草裙,浙江和吕宋带回来的很多还留着辫子,以后再这样可不行了。
新法规定所有国人和准国人必须穿戴琉球衣、琉球服和冠带,军服或者军服衍生的守备队服,警服也算正装。
正经的琉服是在明朝服装上稍稍做了点修改,结果台湾规定的琉球冠带把这些修改又给改回来,现在公布的这个琉服其实就是明朝服装。
非要不服从规定留辫子穿马褂也不是不行,这个叫奇装异服,需要交一笔奇服费。然后给发一个铸币机做出的许可证,这个税一年高达五块银圆。
这个许可证还特别沉,是块将近一斤的铜牌,必须带在身上否则随时可以抓起来。
这法律制定第二天就挣到钱了,正好是春天,李智建带着老婆坐着马车出门踏青,他穿了套葡萄牙贵族服装,于是刚成立的桃源城管队马上开张了。郁闷的法里亚先生只好上门去赎他,结果城管又开了一胡。
不过人家法里亚薪水多,他就坚持拿铜牌放口袋里,全当锻炼身体!
这个法律需要议事会批准,议事会批的很痛快,现在这二十三个议员都是万年州过来的老户,大家政治觉悟都相当的高,再说大家都是明人,这些什么夷人服装、鞑子辫子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山林宅地这个法也很有特色。政府鼓励开山,但不能开坡度二十五度以上的山,开山二十亩以下需要去乡公所批,开百亩需要县林水科长批准,超过五百亩得去找民政司长方毅之批准。
如果违法就按照程度处罚,都是罚钱但是比较重一些。同时任何人家的宅基地都不能超过五分地(333平方米),如果是村庄乡镇临山临水的边角地,可以放宽到七分地(470平米),超过这个范围,那每年要交一笔税金,算法是超出部分折算耕地产出,换算成银子再乘三到五倍。
这是避免居民用地,生活用地挤占农用地,现在人少地多不缺这点地,这条款是为了将来打算。
山林宅地法还规定:每个国人,准国人家庭必须在院子里或者村庄角落、溪流旁、大道旁种植三株柚树和一株樟树。这些树未来收益归个人,但是树木只有官府才能砍伐。
个人砍伐柚木和樟木将受到严厉的惩处。这个招数是学的英国,人家英国就是靠家家种橡树才造的出大船和全欧洲打。
慢慢的台湾婚礼上,新郎新娘一起栽树成了一种特殊的仪式一直流传下去。
山林宅地法在桃源等农业县执行的一直比较好,但是没过几年在台北就搞不定了,因为工商和国际贸易暴增,很多家族快速成为富豪,为了彰显自家实力,很多人家拼着罚款也要起大院子、大宅子,一时之间生意人喝茶聚会,自己被罚了多少银圆反而成了一种荣誉后来只能单独制定地方法律来处理这种故意违法行为。
这一年的后半段,还陆续出台了海关法、兵役法、征召商船法等各种稀奇古怪的法律。台湾镇守府的民政,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前进着。
二月三号,大营乡、桃源乡、大营乡北面的采石乡(炸礁石的地方)、桃源乡北面的茶村乡一共四个乡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第二天,桃源乡驻地中心,桃源县县政府的牌子也正式立起来。民政司长方毅之暂代桃源县县令,一个原来负责过茶村开辟和葛玛兰拆社安置的民政司主事于子明被任命为县丞兼税务科长。暂时县政府空岗还特多,琉球调过来的书生们还没到,自己的各种培训班也还没结束,只能慢慢往架子里面填肉。
二月五号的时候,王浩又要出差了,走之前他特意到大营乡里面转了一圈,今天桃源县第一批新式小学校开学。
桃源乡小学校长是郭小美兼任,大营乡小学校长任命的是一个最早来的琉球书生叫陆介民,王浩有点不放心。
他一路溜达进小学校,发现建的还挺规整,一栋两层小楼房每层有六间教室,前面有个大概六十步方正的场地收拾的特别平整。
王浩信步走到一个教室门口,抬头看到门口有块木头牌子写着一年级一班,里面传来一群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一个大人读一句,下面孩子们就跟着读一句。
仔细听听这小文还就是王浩亲自写的:
我是一个琉球人
我的家在台湾
我的祖先住在海那边
他们住在一个地方叫黄土高原
他们在那里住了好久好久
一百年
一千年
一万年
有一天
等我长大了
也要到祖先们住的地方
去看一看,看一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