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躬身施礼:“是大人!”
火药完全不缺,除了船上散装的,运输船里有整整400大桶(100斤/桶),各式铅子十五万颗,铅块、铅锭八千余斤。至于刀剑枪戟这类冷兵器,从府库、左营共搜罗出八百余件,全部是旧货次品,大多数都要回炉重炼。弓箭有五十几张,除了四张外全是猎弓。
真正缺的是铠甲,台湾几乎不产铁,所以造的铠甲极少。
有数的铠甲,肯定全数调往澎湖参加会战,再说台湾这地方天气炎热,兵士也没办法长期披甲。营内水兵皆只着号衣,库房能用的甲一副都没有,残破棉甲倒是有二三十副。
火铳却是极多,其中有两百五十门是崭新的鹿铳(注二),全部都是原装进口货。
另外各船上原也装备了斑鸠、鹿铳、鸟铳、碗口、三眼等各色口径、各种年代的火铳不下四百。现在营里会放铳的,只有原左营水师的部分水手,估计每人带三门都有富裕。
大炮共有一门五千斤大铜炮(鸟船主炮)用二十四斤炮子,各船上还有各种口径大炮共四十五门,但是来源复杂、炮子也是从半斤到十二斤不等。
此外左营库房里还有各类火炮二三十门;全部是废炮旧炮不能用,左营炮台上有八门大炮是用来守港口的,全是千斤以上大炮,所用炮子也是各不相同。
王浩、许三多两个人听着介绍,头都要大了。
生在现代的人习惯的是标准化、流程化和制度化,很难理解为什么这年代会有这么多款式,这么多来源,这么多口径的武器。
就像那条主力鸟船,船上既有打二十四斤炮子的巨炮,也有打八两半炮子的劈山炮,口径差距这么大,这说每条船上有多少门炮有什么意义呢?
“林先生,船上铳炮如此纷杂,各炮炮手可能通用?”
“敢问许大人,何为通用?”
许三多脸有些绿:“我的意思是,比如这门五千斤炮炮手如果受伤,放小炮的炮手可能过来顶替?”
“许大人,您这是说笑了!凡巨炮皆有其神,其他各炮也皆有魂魄,平日不诚意供奉,到战时哪里能随意驱使。”
好吧,就是每门炮口径不一样,弹道不一样,平时如果没研究过,根本不会放呗。其实就是会放也没用,每门炮公差都很大,口径差距大,就是强逼别的兵放炮也瞄不准,只能打个响。
花了一个时辰,终于把目前的资源人力整理了一遍,已经是亥时(晚间十点),众人饥肠辘辘,可活还没干完。
王浩和方毅之分了一组去慰问民人,现在船多水兵少,两人又登记招募水手,还好东宁这里四面环水,渔民很多,普通民户有很多偶尔也会出海补贴家用,很快整理出两百多人,这些人明日起暂时充为水军。
许三多和朱标则把汛兵、衙役和左营水兵重新打散分组。整理出两队战兵,每队六十人,朱标带一队,那个万年州捕头林大成因为有些武艺而且人头极熟,也带了一队。
许三多自任鸟船的船长,又把所以炮手都挑到鸟船和大赶缯船上,其他各船临时指定了船长,又把剩余水兵分摊到各船,这样明天把民人那边的临时水手分摊到各船就可以出海。
各个组里,就许三多这边分的最快,大家都对这个杀神怕的要死。
要说许帅哥长的浓眉大眼的,而且嘴角还经常挂着笑,可就这么个笑脸娃娃,几个呼吸就处死了十几个人,水营里各个兵头兵痞,现在看着许三多在那笑,都觉得腿肚子直打哆嗦。
各人都在忙碌,直到子时末才算理顺。
康熙22年(1683年)六月二十七日卯时初刻(早晨五点半),晨曦里的左营大营炊烟渺渺,两千多兵民,分成每队八十到一百人,正在进餐。
昨天路上有一头牛拗断了后腿,方毅之干脆下令又挑了三头瘦弱的,一气都杀了给大伙加餐。大灾之年能吃的饱饱的,每人还有一大碗牛肉汤喝,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那七条已经除役的双帆艍船,经过再次检查,有一条实在没有把握出海,已经被沉在港口一个角落里。
辰时(早七点),各队人马分别整队完毕,按照预先的安排,上船的顺序是先上财货粮食,再上牛、马、几十个伤员,然后是老幼,最后是壮丁。
为了避免有船中途失散,粮食、盐、还有刀枪每条船都要分开装一些,这样万一走散,也不至于马上饿死。
装完物资和牛马,老幼也分别安置上船,王浩看看各船吃水,又提了个新想法,他想把炮台上那些铜炮都带走,毕竟一门炮至少上千斤,光这些铜就值不少钱。
没有一个人同意他的想法。
“大人,这些炮最大的六千余斤,如果要上船,至少要一二百人搬运,而且这么大的炮,只能装在鸟船和大赶缯上,还要重新调整仓位,这一折腾今天都弄不完。”
众人里面马疯子最有经验,他坚决不同意在小船上装这么大的大炮,这太危险:“再说这些炮都是从旧船上拆下来的,有的都一百多岁了,实在打不了几炮。”
经过来回拉锯,最后的方案是把两门最小的一千斤铜炮拖上船,剩下的六门搬火药全部炸烂。
一直忙乱到巳末(早上十一点),随着鸟船一声炮响,一条鸟船、五条赶缯、六条双帆艍船外加一条八浆快船排成两列,划开深蓝色的海面缓缓离开码头。
注一:鸟船是明末清初时,中国人建设的唯一风帆战列线船只,最大的鸟船长度达到五十五米,双层甲板,每层甲板开有炮窗,两侧装有48门火炮,排水量约700-800吨。从吨位和火力看,基本达到欧洲四级战舰水准,但通常都在40米以内,安装24门-30门火炮。到郑经晚期,随着东宁财政崩溃,郑军已经没有财力再制造这样规模的战舰,清军为了攻打台湾,共制造了70条15-30门炮的鸟船,台湾投降后,这批鸟船全部封存朽烂,从此中国再无仿欧式风帆战舰。
注二:鹿铳就是日本人制造的巨型火绳枪,参照中国清朝的抬枪。14世纪以后,东方西方的发展方向发生巨大分歧,欧洲是坚船利炮,船越来越大炮越来越大,而东方是船越来越小,炮停滞不前,日本则船不允许制造超过500石(此为日石)船,基本等于双帆艍船的水平。而炮,除了江户和长崎等极个别地方外,其他地方和军队,不允许制造和使用大炮,鹿铳在很多日本船只和军队中,就被当做大炮。是的,你没看错,发射一两到一两五铅子的大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