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情况下他本不应该怀疑吴蠡的,吴蠡等人皆有大魏军卒随身携带的‘验传’,吴蠡又身着魏甲,操着一口流利的魏西方言,很难让人觉得他是一名‘秦军奸细’。可从今日的种种迹象来看,吴蠡等人为他们引的路陷阱重重,四周又好似早有了‘秦军’布下的天罗地网,怎么看都好像是有内贼向‘秦军’通报了军情。
一念及此,‘魏暄’也不得不多加防范,他对吴蠡颇为客气的道:“吴闾长,方才吾听说你的那些锐卒皆去河岸洗涤伤口去了,不如你也趁此机会换下身上的残甲,将伤口处理一番?”
实际上到此刻为止,吴蠡都未尝因为他的‘身披数创’而精疲力竭,反而一直死死跟随在‘魏暄’身旁,似乎是想要随时掌握‘魏暄’的第一手情报,这让‘魏暄’等人不得不有些疑虑。
这些人当真是追随‘公子无忌’在数百秦军中纵横掠杀的‘锐卒’?为何在那般艰苦的战斗之后还能龙虎精神?
“多谢魏戍将!”
这是在下逐客令了,吴蠡也不自讨没趣,直接拱手退出,他走出幕府,看了看‘魏暄’选的这处‘险要之地’,果真如魏公子所言,乃是三面环坡,只留一处缺口,寻常看来,还真是易守难攻了。
可惜啊可惜,这一切都被魏公子料到了!吴蠡不禁感叹,果真人不可貌相,魏公子看似弱冠之年、稚嫩懵懂,实则心智成熟,胸有丘壑,而且似乎对战事更有一种独特的敏锐,当真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也!
等这场战事结束之后,爹他也就该对魏公子彻底心服了罢?
就在‘魏暄’扎营的‘险要之处’外,魏无忌看着逐渐聚拢过来的八十余魏卒和阴沉着脸缓缓走过来的‘楚墨首领’,也是缓缓松了口气。
《孙子兵法·地形篇》有言:“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上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
‘魏武卒’作为精锐的‘军团步兵’,其优势在于军阵作战而并非单兵独斗,是以建营守地应择一大道,方可在战时铺开‘军阵’,以势压人,此为孙子所言‘地形为兵之助’也。而‘魏暄’不得其中精髓,一味‘墨守成规’,竟然选择了一处窄小而三面环坡的‘险要之地’扎营,这样一来,‘魏武卒’以军阵浪战的优势就彻底失去了。
魏无忌暗暗心惊的抚了抚胸口,看来对面将领的本事还没他高,如果是白起领兵,断然不会犯下如此纰漏,从而让他有机可趁。
此时大势已定,‘魏暄’将数百‘武卒’龟缩于一块盆地之中,已然被‘楚墨’和他的‘魏斥候’合围,而在这种地形下,‘楚墨’的人数优势才能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早已与魏无忌汇合的吴埙此刻也是心中震撼,他当真没想到,一个足不出户,甚至在此之前都从未见过战场的弱冠少年,竟能在短时间内铺下如此大局并请君入瓮,
他先是以‘逃兵’透露‘吴大夫’和‘公子无忌’被秦军抓走的‘假消息’,此为诱敌之策。
进而在‘奸细’得到对方信任后骗取对方步入自己早已安下的陷阱之处,此为请君入瓮。
而那数十名的‘魏斥候’早已与吴蠡五人通得暗号,将上游蓄水的沙袋移开,顿时滔滔大水将部分‘魏武卒’冲刷到下游,在下游准备已久的上千‘楚墨’则趁机上前将‘魏武卒’捆绑俘虏,此为水淹‘魏武卒’。
最后,再利用‘魏将’‘谨慎小心’的心理,准确的预料到对方会选择一处‘险要之地’扎营,从而早作埋伏,蓄势待发,此为料敌先机。
吴埙终于隐隐意识到立在他身旁的魏公子是一位怎样恐怖如斯的存在了,这简直就是‘战神’的雏形啊!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