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则颇为无奈地说道:“赵将军、公达,你们二人笑话我也笑话够了吧?”
看到荀彧已经开始告饶了,二人也是不再发笑戏弄。
“赵将军所言非虚,但现在的钱粮用度缺口十分的大,我也是出于无奈,才做出此举啊!”荀彧也是老老实实把实情交代了。
荀彧又接着说:“但是即便如此,这许昌每天还是有大量流民涌入,这缺口只会越来越大啊。刚才赵将军说能解决我等现在缺钱少粮的困境,不知有何高见啊?”
赵坠对荀彧说道:“荀令君陷入了一个大大的误区啊!荀令君为何只懂节流之术,不懂开源之法呢?”
听到赵坠的话,荀彧心中的困惑仿佛被击松了,荀彧被誉为王佐之才,在经济建设方面本来就有得天独厚的领悟力,所以只需赵坠稍微点醒,便立刻领悟过来。
荀彧急忙说道:“赵将军之意,大臣罚俸乃是节流之术,那么开源之法,就是要主动去寻觅钱粮!”
赵坠对荀彧超人一般的领悟能力十分惊讶,说道:“荀令君果然不愧为王佐之才,一点就透!”
荀彧一想到主动开源,也是有点头疼,说道:“开源我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丞相怜悯体恤百姓,不肯增加赋税,开源难上加难啊。”
荀彧话音刚落,赵坠就说到:“荀令君为何因一片绿叶而舍弃整个森林呢?你可知道你现在就是守着一片金山在哭穷啊!”
“哦?·······此话何意呢?”
“天子到了许都,天下众多豪门世家都携金带银跟随陛下来到许都,文若的开源之术就在这些豪门世家身上。”
荀彧本身就是大世家的子弟,看赵坠的话中之意,有侵犯世家利益之嫌,立刻严词拒绝:
“世家乃是人才之源,统治之本,怎能轻动?”
赵坠看见荀彧如此激动,也是宽慰道:“在下开源之法可让丞相和世家都收益,荀令君如此激动作甚啦?啊······”
荀彧意识到自己有点失态,也是对荀彧行了一礼,重新坐下。
荀攸接着话说道:“赵将军休要卖关子了,快讲这开源之法告诉我们啊!”
戏做足了、关子卖够了,赵坠这才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许都新立,百废待兴,同样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荀彧点点头,显然十分认同赵坠对许都形势的看法。
“荀令君何不向丞相禀明,先把许昌一小部分地理位置较好的土地,以低价卖给一些亲近的世家,再许诺较低商税,以作商用。这样一来,丞相可以卖地赚钱,世家搞建设还解决了大量流民的吃饭问题,日后这些商铺日赚斗金的时候,丞相再找机会提高商税,世家有钱挣,丞相有赋税,这不是一举两得,还能解决目前困境吗!”
赵坠将现代的招商引资用一种比较朴素的话语对荀彧说了一遍,顿时迎起荀彧内心强烈的震动。
荀彧本来就是内政小能手,瞬间就明白了赵坠的意思。
看到了解决问题的曙光,荀彧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精准地抓住了赵坠刚才话里的一个疑点,问道:
“赵将军方才之言,让在下茅塞顿开、醍醐灌顶。但卖了一小部分土地,但是偌大的许都,到处是地,其余的地怎么办呢?”
赵坠知道荀彧肯定会问,早就备好了答案,说道:“那些买了好地的人,通商赚钱,其他人势必眼红,到时候可待价而沽,高价出售土地,等到各种设施齐备之时,丞相可以自己组织匠人在商铺密集地方大肆修建住房。届时,人们习惯了繁华,又能够高价出售房屋,岂不妙哉。”
赵坠话音一落,荀彧立刻站起身来,小心趋步到赵坠身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
“赵将军真乃天人之智,今天赵将军的一番话足以成为我大汉肱骨,流芳百世。”荀彧几乎激动地快语无伦次。
这种先进的招商引资手段对荀彧的震撼已经不能用语言能形容了。
“公达,快把纸笔拿出来,我要把赵将军的一字一句记录下来,面呈丞相,真乃我大汉之福啊,大汉之福!”一向沉稳的荀彧,此刻如同一个稚童,手舞足蹈起来。
荀攸虽然不擅长内政,但看到荀彧如此兴奋,也知道赵坠刚才的话应该非同小可,便立即备好了纸笔,不敢有丝毫怠慢。
荀彧回到座位上,蹲坐下来,拿起笔说道:“方才文若了解赵将军大意,斗胆请赵将军再为文若解答一下其中细节。”
赵坠看到计划已通,似笑非笑地说道:“让我说没问题,但是我有个条件。”
咯噔一下,荀彧知道有麻烦了,心里想到“对啊!这赵坠毕竟是赵坠,哪有这么便宜的计策啊,看来自己刚才有点忘乎所以了!”
荀彧虽然心理这样想,但是嘴上却说:“有将军的这一席话,文若必定亲自作保,丞相肯定有求必应,但要求不能过火啊!”
“一言为定?”赵坠问道。
“一言为定!”荀彧亦答得斩钉截铁。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