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五月份如期的到来了。
这一天,赵子卿正准备要出去转悠,忽然听到身后的赵九州喊道:“赵大人这是要哪里去?”
“本官去田间视察一下夏粮收割情况,怎么?不行吗?”赵子卿回头道。
“呵呵!”赵九州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在下也正好要去一趟,不如咱俩同路吧!”
赵子卿犹豫了一番。
随即还是微微点头,道:“随你的便,你开心就好。”
赵子卿迈步走出县衙,王龙、张顺跟在身后。
赵九州笑了笑,二话不说,直接跟了上去。
农历五月份,正是北方冬小麦成熟收割的季节。
所以这个时候的农民依旧很忙碌,可以说一年到头,就没几天可以闲下来休息的。
赵子卿还觉得有些庆幸,一朝穿越就成了县令,虽然不是什么太子李承乾,丞相之子房遗爱等等,但起点也算是不低了。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着道路两旁地里金黄色的麦子,不时还散发出阵阵的香味。在微风的吹拂下,金黄色的麦浪滚滚,一幅大丰收之景。
赵子卿心中感慨,果然只有靠辛勤的劳动才能获得丰收啊!
“赵大人,我查看了一下咱们县今年的耕地情况,发现比起去年来要多了几万亩地,再看这丰收之景,想必咱们县今年获得的粮食要超出其他县很多啊!在下内心喜不自胜!”赵九州诚心赞叹道。
赵子卿内心也是很开心,毕竟这里面也有他的一份功劳,但同时他也在为这些一年四季都在忙碌的百姓感到心疼。
五月的天气热得直让人受不了。可这些民众,内心里却希望夏季能够再长一点。
这让赵子卿偶然想到了白居易的那首《观刈麦》。
他不自觉地就念了出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赵子卿念得很慢,他觉得白居易的这首诗,每一句都是在描写眼前的一幕。
当然了,他没有讽刺唐朝苛捐杂税,导致农民交不起税租的地方。
因为这个时候是贞观年间,李世民执政期间,苛捐杂税繁重的情况是没有的。
他所描述的,正是眼前的景象。
他此时的内心确实是这么想的,只不过和白居易想的不一样,他想的老百姓日子苦,白居易想的是朝廷税收太重。
这也是因为两人所处时代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说的真好啊!”赵九州真诚赞叹道。
此诗虽然简单易懂,但简单朴实的文字中又蕴含了许多东西,而且实在太应景,不能不说好。
同时,赵九州心中也暗道:此子才华当真出众非凡,如此快速的就能做这样好的诗篇,三个字,有才华。
而当今天子正求贤若渴,十分喜欢有才华的人。
赵九州思索着,要不要先向朝廷上奏一下呢?
要不再等等吧?毕竟这也只是偶然发现的,赵子卿具体如何还得再考证考证。
他在龙门先当县令还没一年,政绩也还没出来,还无法提拔他。
“百姓日子还是苦啊!一年到头地忙。”
赵子卿没有理会他的赞美,而是皱着眉头说道。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