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试过好多配方,效果很不理想,毕竟以前没关注过水泥是怎么做的只知道是用石灰石粉碎后加粘土烧成的,只能多试试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再第九炉的时候,终于烧出来跟水泥相似的东西,决定试一下是不是,让工匠林水继续研究。
找了点沙子加水泥,掺水后混合试试,刚好这边没有坐的地方,砌个凳子的样子看看,就是就是两个桥墩一样的东西,放个石板就可以当凳子了。
弄好后就放在那里不管了,等个两三天试试。
继续按那个方向试试,还真试出了几个跟水泥有点相似的东西,然后全部记下来,都做了一个墩子测试。
然后就暂时停下来,先看看效果怎么样再说,闲下来的金盛每天去江边钓钓鱼,无聊的时候就看看书,秀儿少爷不在,书房现在都是金盛在用。
终于到了第三天,金盛喊来工匠林水在旁边记录,喊了林大,拿锤子砸水泥墩子,第一种,两下就裂了,不合格,换第二种,还是裂了,第三种,砸了五下才裂,第四种三下裂,第五种,砸了十下,没裂,之后几个不同程度的裂。
“水叔刚才记下来了吧,以后按第五种的配方来。”金盛叫工匠林水记住,然后全力开炉,烧水泥。
“是,东家。”工匠林水带着手下一班工匠一起烧水泥。
主要是现在水泥自己都不够用,金盛决定先把厂房盖好,让林老爷再次招人。
“林老爷,这次帮我招五十人来,这次用水泥盖厂房,有了水泥,以后盖的房子又好看,又牢固。”
“好,交给我了,你去忙你的吧。”林老爷接了金盛的嘱咐后,让林管家再次去招人。
现在只要林家一贴招人,很快就能招齐,现在天气冷,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种,大家都闲赋在家,都很愿意出来找活干。
五十人招好后,金盛开始让他们挖地基。挖好后开始铺碎石,然后浇上水泥,等水泥干了后,然后开始起房子。
还好现在天下太平,找铁匠弄铁棍还是容易这次先盖三层,主要是没经验,怕弄成豆腐渣工程。
用铁棍当钢筋用,总算把框架搭起来了,之后砌砖就容易多了,按正常的砌法,人多就是快,将近三千个平方的厂房只用了半个月就弄好了,这还是为了让水泥晾干特意放慢了速度。
当三层楼的厂房搭好后,林老爷都看呆了,“皇宫都没这么大吧。”
“皇宫比这大多了,而且还很漂亮,我们这个比不了。”
“林老爷,是时候把纺织厂搬过来了,到时候我们把林府到厂房的路修下。”
“修路不是官府的事吗,我们修那个做什么。”林老爷对修路有点不解。
“你想啊,如果那条路全用水泥修出来,以后往返是不是快很多,路上平整,坐车是不是不抖了。”
林老爷还是被金盛说服了,主要是林老爷也吃过坐马车的亏。
看来又得招人了,林家镇的人再这么招下去,青壮都快招没了。
不过金盛想多了,林家镇没人,别动镇有人啊,附近的村里也有人,现在好多人在码头等着工作。
金盛这修路招人,才刚贴出来,不到一个时辰就招满人了,特意招了几个烧饭的阿姨,要不这三百人,吃喝怎么办。
还是挖路基,铺碎石,然后浇水泥,林府到新厂房的路,一个星期就做完了,人多的好处就这么的提现出来了。
可是这么多人招好了,都成熟练工了,遣散回家有点可惜,而且个个都很勤快,几个偷懒的都打发掉了。
看来是时候找秦知府哭穷去了。
忍受着颠簸,终于回到了临安县,金盛差点忘了自己是知县了,都好久没去衙门了。
还好县丞是自己人,不怕架空自己,问了下最近有什么大事发生,结果啥事都没有,看来临安县在自己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
见县衙没自己事了,就去找秦知府哭穷去了,让秦知府给自己拨款修路,结果秦知府也哭穷,没办法,要了收过路费的文书,找富商捐款去了。
还好富商们眼光不错,全部同意入股,临安县到林家镇的水泥路终于可以动工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