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很快便过去,转眼又是崭新的一天。
萧清梧和一众公主准备启程回宫。
一抬抬的箱笼从漱院里抬出,一切都恢复成了原来的模样。
别过这间自己住了几天的小院,萧清梧和清宁宫的宫人踏出了漱院的门槛,向着清泉寺的大门行去。
从清泉寺下来,到了山下,车马都已经架好,行礼也装好了车,只待人一到齐,车队便能启程。
远远的,她便见着凤衍骑着匹马,列在车队的前头。
见着萧清梧来了,凤衍朝她勾起一抹笑来。
萧清梧也回以一笑。
颇有几分心照不宣的意思。
两人的互动虽不算显眼,但也谈不上隐蔽,一边目光还是不由自主落在凤衍身上的安宓见状,神色多少还是有些黯然。
心有所属。
安宓也想过或许这是用来搪塞她的话语,可如今她却很难再这样自欺欺人。
她会把他慢慢淡出心房,只是现在还需要时间。
安宓落下了手中的车帘。
萧清梧带着湘灵上了马车。
车队开始向着帝京的方向缓缓挪动。
……
皇城里的气氛愈发地沉闷了。
清宁宫中,萧清梧才收拾妥当,一边的元六便突然地出现了。
他将一封书信递给了萧清梧以后,便又同来时一般地突然消失在了窗口。
萧清梧这些天来也慢慢习惯了元六的神出鬼没,因此也不以为意。
她打开了手中的书信,她本以为是暮雪的回信,但这封信却和她想的不大一样。
这封信是凤衍给她放来的消息。
细细地看着这信上的内容,萧清梧的面色渐渐变得凝重。
漠北的突厥诸部动手了。
虽然早有预料,但真到了这一天时,她还是不由心中一沉。
才安宁不过几月,战火便又要在漠北重燃了,漠北百姓过的该是何种日子也可想而知。
可这一战在所难免。
好在漠北有莫旭镇守,她倒是心中安定了些许,虽莫旭很可能与围剿萧家一事有关,她对他没有丝毫好感,但撇开私仇,他的才干却是实实在在的。
此人用兵准狠,善智谋,手下又能人如云,是一位难得的儒将,有他镇边,总归比旁人多了几分把握。
但如今西南尚且战乱未平,漠北又起狼烟,朝廷两线作战必然吃亏。
不过吃多少亏却是可以翰旋的。
预感到突厥将发难的,可不只凤衍与她。
李太尉去了西南,但他在京中不可能一点布置也无。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