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清源的话大意是吹一吹.萧家,吹一吹.萧平易,然后感谢各方夫人和姑奶奶、姑太太们一起帮忙打理萧家,然后表示以后还要继续麻烦各位。
意思就是目前的安排不会变化,大家且安心。
虽然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谢清源还是决定谋而后动,关键她也不知道古代这样的大家庭到底怎么理家呀?!
萧平易奶奶早就去世了,只有先侯爷和二老爷是这位生的,二老爷死后,二夫人带着儿子回了娘家,后改嫁,萧家三少爷现在叫徐平晟,是徐王世子,徐王是三位异姓王之一,是徐平晟的外祖父。
话说回来,萧平易奶奶过世后,萧家就一直由这个徐王郡主、前二夫人主理。
萧平易袭爵后,二夫人就包袱款款带着儿子回了徐王府,隔年还改嫁了。
所以萧平易袭爵后,萧府一直是严妈妈在打理。
越过出生名门的几位夫人,和其他生育过子嗣的姨娘,严妈妈能当稳萧家,可见不简单。
谢清源想想十年前,生了大少爷萧仁的秦姨娘,由吏部天官秦尚书撑腰;徐王郡主之前没改嫁,后来连三少爷都改姓了,肯定也是想争这个镇边侯的;萧平易是大房嫡子,外公是蒙古大公;其他还有活着的六老爷、八老爷,虽然是庶出,但是萧家这样的武勋世家,嫡庶其实没那么重要,不然吏部天官的女儿怎么会肯到萧家当姨娘。
啧啧,想想都精彩得不得了,最后萧平易不知道是踩了什么狗屎运,才当上了这个侯爷。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到萧家这种级别,那肯定是家家一部大戏。
谢清源虽然没有去常在那里,但是常在知道她已经回到上京,在她进了萧家后不到半个时辰,就送来了她的嫁妆。
不是谢家给的那两口箱子,整套的家具、古玩、店铺、地契等等,完全也没有去比照别人家给闺女准备的什么样子的嫁妆,大老爷们办事就是这样的。
常在就是把谢经年说过的要给女儿做嫁妆的东西都整理了出来,然后再兄弟四个照样子再凑一份,这么些全部给谢清源送了来。
常在是商人性子,他觉得财不露白,所以送的比较低调。
只是萧家那么多口人,人多口杂,没几天满上京的人都知道了,萧平易在蜀地娶回来了个富可敌国的媳妇。
常在还应谢清源要求给她送了人来,只是常在出手有些大,二十个妙龄丫鬟,三十个年轻小斯,外加五十房管理田铺和做粗活的陪房,浩浩荡荡近两百人。
萧家虽然不小,但是谢清源也不好把这么多人都弄到侯府里。
而且正院多年没有人住,旧的像鬼屋,谢清源替前身心疼,实在舍不得亲爹给打的那些名贵木家具放在这些破房子里。
反正她有银子,又是能做主的人,秉着不委屈自己的原则,下决定翻修。
把严妈妈院子塞满,顺便还蹭了偏间睡的谢清源吹着茶盏里的开水,坐在严妈妈房间里的小几前,听着萧家小姐们,叽叽喳喳朝严妈妈要礼物。
谢清源笑的幸灾乐祸,这几个才十几岁的小姑娘可不得了,哄的严妈妈一直掏一直掏,还一定要她们收下。
谢清源暗自警醒,自己有必要和这些丫头们保持不熟,看这一个个的贪财模样,吓人。
谢清源不知道的是,她当家夫人的地位和那些闪瞎人眼的嫁妆,怎么可能逃的掉。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