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京萧家住着庶出的四老爷一家,负责打理庶务。
因为中京府的特殊地理位置,萧家那许多嫁出去的姑奶奶常常会有回来住一阵的。
严妈妈和老木说好,谢清源在中京的身份就是萧家的姑奶奶,但是也不必跟人交代是哪一位姑奶奶。
萧家是侯府,出嫁的姑奶奶就是再低嫁,那也基本都是官家太太,当得起一声夫人。
当知道萧平易爷爷生了八个儿子,都还没有分家,住在镇边侯府,谢清源就很抗拒知道萧家的详细情况。
莺儿打听到,本家的姑奶奶有十五位,长到成年,并且好好出嫁的共有九位。
萧平易爷爷还有三个弟弟、三个妹妹,他们家里出嫁的姑奶奶来中京府也会住在萧府,那数量要翻了族谱才数的清楚。
大燕朝建国六百多年,镇边侯府是开国镇边公府传下来了的,除了“出产”大将军外,还“盛产”姑奶奶。
马车上有镇边侯府的标志,谢清源实在看起来年轻,众人猜不出来她是排行几的姑奶奶,猜测可能是旁支的。
“不知夫人可否移步内堂,小人略备薄礼,已表歉意。”
这位貌比潘安,有可能是毕玉轩主人的五爷,为何为这区区怠慢,多礼至此?
望着拱手向大堂其他人团团作揖,表示也会奉上薄礼的五爷,谢清源收回到嘴边的拒绝。
虽然方才芸娘差点撞到她,对她的怠慢确实比其他人多一点点,又望了一眼停到门口的马车上萧府的标识,谢清源断定,这位五爷是冲着萧家,或者是说冲着她谢清源来的。
谢清源虽然看起来只带了小红和莺儿,其实除了车夫还有暗中照看的护卫,府里也知道她是到的毕玉轩,谢清源就想探查一下,这毕玉轩搞的什么鬼。
所以谢清源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
一般大家的夫人来铺子挑选东西,怕被冲撞,或者为了相看一些过于贵重,不便在大堂柜台上展示的商品,也是进铺子里的内堂包厢的,所以谢清源在这位五爷的相请后,就跟着他大大方方的走了进去。
莺儿兴奋的跟在身后,小红反而有些什么想法,瞪一眼那五爷,又瞪一眼莺儿。
等出来毕玉轩的时候,换小红一脸兴奋,莺儿和谢清源晕忽忽,怀里揣着这么贵重的东西,只好打道回府。
五爷姓常名在,常在原本是吴国人,多年在大燕这边经商,与谢清源那常年不在家的亲爹谢经年是结义兄弟。
两年前谢经年失踪,常在按照其托付,代其打理名下资产,在谢清源出嫁后,常在会每年把分红拿给谢清源花用,等谢清源有儿子成年后再移交。
谢清源的便宜爹看起来很明白,自个儿闺女是个不成器的。
这也怨不得谢清源,这便宜爹专门娶了个填房回来照顾谢清源,却又不准填房生育、过继子嗣,填房慢慢的心生怨恨,自己跟人私奔了,还教唆谢清源不学好。
谢清源默默为前身点蜡烛,可怜她爹也不知道是怎么养的女儿,居然能让个小货郎拐骗。
常在收到消息怕谢府弄死谢清源,安排人打算把谢清源接走,谁知道他的人晚了一步,谢府居然把谢清源送人了。
常在花了好一番功夫,在谢家嘴里知道谢清源被送给了镇边侯,却苦于找不到镇边侯的行踪,一直到他来到中京府,还听说镇边侯的新妇已经去了上京。
因为在中京还有些重要的事情,常在没有马上追到上京,不想阴差阳错,反而偶遇了谢清源。
常在给了谢清源整整十万两,其中谢经年给她存的五万两嫁妆银子,还有五万两是他们四位叔叔给填的,其他还有些庄子、铺子、古玩、孤本什么的,要到了上京才能给她。
谢清源拿到手里的真金白银,腆着脸,笑弯了眼睛,亲亲热热的管常在叫五叔,半点不见外。
她家五叔这认亲的方式,没人会怀疑有假。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