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沈冬兰也不阻止了,反而看着周向南好笑。自己到底生了个什么孩子呀!

“好,我也不问了。明天我就去拉砖回来。”周向南准备下午就去找人帮忙。

“阿爸,先别急拉砖。沟里田里那么多黄鳝和泥鳅,卖到县里水产公司,弄好了也许就不用借钱了。顺便再去县里养猪场看看。有就先打个棚子,把小猪买回来再盖猪圈也来得及。”

“这你又听谁讲的,我一字不识,都不会算账,做什么生意咯。”

“阿爸,没让你去一斤斤称着卖,去水产公司跟去食品站卖猪一样,都是公家的地方,人家也不会唬你,该多少就称多少,钱人家也会给你算好的。”

“这熊孩子,净听你日摆了。你听谁说的食品站就不唬人了?老百姓把猪拉到食品站,他们说几等就是几等,那是完成任务,你还不能说不卖了。”

“还这样啊!”小四把这个年代和这个年代的人想得太单纯了。这时代的人只是见得新事物少一点,思想却不一定单纯,人的特性是不会因年代的不同而出现太大的分别。

对不怎么出远门,没做过生意的人来说,这事还是挺为难的,尤其在这个年代。也就“不用借钱”让周向南动了心。

小四毕竟是个孩子,周向南对他再放心也还是需要求证一下,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嘛!小四也支持周向南去看看。铁打的事实才能坚定人的信心。

小四知道,周向南对于做生意是犯怵的,从年轻到年老都是。主要原因是不识字,算不好账,再一个原因就是都是乡里乡亲的,抹不开面子。这边生意人如果遇到熟人来买东西,最后都会说一句:我都嫌丑的慌,拿你钱了啊。但这只是一句客套话。而周向南是真的觉得不好意思,向不认识的猪贩子出售小猪仔都能把大额的零钱抹去,搞得好像他更富余似的。

第二天周向南凌晨就出发,那时候小四他们几个还在熟睡。周向南是骑自行车走的,趁着天上的半月把路照亮。中午太阳偏西的时候,周向南灰头土脸的回来了。此处灰头土脸是名词,确实是灰头土脸,因为有风,吸了一路的尘土。

简单洗了把脸,沈冬兰把留的午饭端了上来。周向南大口吃起来。

“你们猜县里收好些钱一斤?”周向南故作一脸神秘状,情绪很高。

“三毛左右”小四有个大概的估计。

“大的泥鳅三毛三,黄鳝四毛六。有多少收多少!”

沈冬兰很吃惊,这时候粮食才多少钱一斤,肉才多少钱一斤。这就是个无本买卖,不是抢钱是什么。城里人这么喜欢吃吗?这个价也比小四预想是要高不少。

周向南不想浪费时间,吃完饭就扛着铁锹和推网就出门,这时候时间就是金钱。周向南逮鱼摸虾也是一把好手,在水渠边长大的人,水性好不说,对水里的生物也是不少了解的。直接奔着一片沼泽地过去。

若想建猪圈,先把本钱赚。欲倔一桶金,水中土特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