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林边走边说:“康陵早在明崇祯年间,就已经被发现,但那时,随葬品被村民洗劫一空,到了清乾隆年间,关于康陵的记载,又成为一段传说,人们都不知道它究竟在哪了。”
“当时,百姓们以讹传讹,叫这里‘刘王冢’。我记得当时,墓室全部清理完毕,只在前室接近封门的地方,发现了10多片绿釉陶屋的残件。昔日被盗掘的现场,实在惨不忍睹:地砖全被撬起,地面还留下两个深坑,这也暗合了村民的说法:该挖走的,早就被挖走盗光了。”
“那么,地宫又在哪里呢?”赵一哲问。
老林遥遥一指:“看那里,侧面看,像一个钵,呈‘品’字排列的土坛,就是刘龑的陵坛。康陵的地宫,就位于陵坛之下。”
“你们这些年轻人呐,盗墓书看多了,难免好奇。其实地宫里只有一段墓道,不到20米长。然后是封门和甬道,过了甬道就是前室、中室和主室。前室短浅,壁上有棂假窗和小龛。中室砌栏槛。主室两侧壁各设15个小龛,后壁有一大龛,室内有一个砖砌的棺床,已经被破坏了。”
老林看了看符然,很肯定地道:“陵墓里的陪葬品也极少,只有陶瓷、玻璃器、石俑残件,还有玉石片、银环和开元通宝。”
“不过,刘龑生前酷爱金银珠宝,墓室里一定极尽奢华。后人有首诗,多少可以印证当时的陵寝何等风光。”
老林慢声道:“遥想帝陵多风华,翡翠明珠佐君眠,如今草长风乱拂,当年风光亦等闲。”
“翡翠明珠佐君眠?”符然重复了一声,和柴屹、赵一哲交换了一个眼神。
“不错,刘建雄的翡翠和古钗上的瑟瑟珠……总觉得我们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赵一哲说。
-4-
他们随老林来到博物馆,老林一边用钥匙开门,一边说道:
“博物馆新增了考古活动体验区,我现在反聘在文物修复模拟中心工作。”
坐定后,符然朝老林要了纸和笔,在纸上勾勾画画起来。
符然的手绘,是极富灵气的。不到3分钟,一支栩栩如生的镶珠银花树钗,已经跃然纸上。
“林老师,您看看这支钗,我凭记忆画的,可能有出入。”
“哇!符然,我开始仰慕你了好吧?!”赵一哲拄着下巴,迷弟一样笑微微。
“嗯,花钗或花树钗的流行,差不多贯通了唐代至五代十国。这支钗应该是银质的吧?”老林问。
“对,银鎏金。两枝钗脚在顶端处结作一束,然后秀出一树花枝一般的钗首,细薄的金片银片,镂空作成缠枝花草,花叶间对飞着凤凰。”符然流利作答。
老林赞赏地看着符然:“哎呀,姑娘,你小小年纪,倒是个行家。”
“林老师过奖了,我只是喜欢研究古代的首饰。”
老林道:“不过,晚唐以后,花枝悬坠摇叶的做法,已经不是很流行了,步摇的样式也有所变化,且不止一种。古式之外,悬系坠饰的簪钗又成了步摇的一个新样。你看这支银花树钗,用细银丝做成螺旋式的枝条,顶端又缚上了花叶,缀了珠子,像簪钗,又像步摇,应该就是五代十国的制式。”
符然:“会和康陵有关吗?”
老林:“南汉传位四代,即使合乎南汉命妇的首饰形制,却也不一定是刘龑时代的啊。”
赵一哲插口:“那当初村民哄抢康陵的墓葬,有没有祖辈传下来的,或者交给国家的呢?”
老林想了想:“此地叫作北亭村。只有五大姓氏,要说历史最悠久的,那就是穆氏家族了。”
赵一哲忙问:“那穆氏家族的后人还住这里吗?”
“据说,修建大学城时,已经搬到了小洲村。”老林答。
小洲村?三人六目飞快对视,简直不要太凑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