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徐宁不由地开始回想自己的高中生活,脑海中那些尘封了许久的记忆,一下子涌了出来。
作为一个智力水平并不出众的普通人,徐宁早早就意识到,自己想要取得成绩,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因此早在初中阶段,他就放下了一切杂念,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上。同龄人都在玩的游戏,谈论的电视和比赛,他努力做到不看、不听、不问,只有在周末抽出时间,看上一场央五转播的篮球比赛。
初中的内容毕竟少而简单,即便是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徐宁仍然凭借自己的努力,从初二开始就始终保持在年级前十位,后来更是成为整个学校五位进入重点中学的学生之一。
镇上中学的教育质量,跟城里的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甚至说农村学生的成绩被城里的同龄人碾压也不为过,因此,在这种环境下能够进入城里的重点中学的,无一不被视为人中翘楚。徐宁是其中惟一一个考上二中的,二中在某种程度上,完全称得上是全省最好的高中之一。
然而上了高中以后,徐宁的噩梦就来了,曾经全村全镇的天之骄子,进入二中之后,瞬间跌落深渊。他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学习成绩,在这里是那么无力。每次月考的成绩榜单在公告栏上贴出来以后,他都要在最后面几张才能找到自己的名字。之所以没有垫底,完全是因为排他后面的那些人,都是几乎不学习的,被称为“混子”的学生,这些学生并不混社会,只是对学习毫无兴趣,蒙混过关。全国任何一个好的学校,都有这样的学生存在。
更让徐宁难受的是,甚至还有一部分的“混子”学生,明明也是不怎么学习的,成绩却比努力学习的自己还要高。
那时候他第一次对自己的智商产生了怀疑,但这种怀疑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徐宁怀有坚定的“出人头地”的信念。人家有父母可以依靠,他家的父母,基本帮不上什么忙,只有靠自己。他把自己每天的休息时间,从六个小时减到四个小时。然而成绩不见提高,身体却越来越差。每周回家,父母也不过是鼓励他罢了。
直到他升上高二,在文理分科中选择了理科,认识了一批新同学,成绩才重新有了起色。或许这是运气吧,徐宁所在的班级无比和谐,同学们都努力学习,并且互帮互助。即便是成绩被人超越,也只会送上祝福,自己下决心更加努力。并没有像其他重点班那样,为了区区排名勾心斗角。
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徐宁认识到了自己学习方法存在问题。当方法出现问题的时候,即便再多的努力,也不过是做无用功罢了。在许多同学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回了学习的感觉,成绩也一日千里,不再是那个成绩排行榜末端的学生。
他所在的班级,后来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许多人考上了清北,还有更多的上了之江大学,就连曾经成绩一般的徐宁,都取得全省两千多名的好成绩。至于后面因为志愿填报失误,只落得一个二本,那就是他自己的原因了。
然而遗憾的是,他和这些可爱的高中同学们,再没有见过面。那时候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手机,学生的主要联系方式是企鹅,而徐宁连电脑都没有。其实他家里是负担得起电脑的,然而父母并不给买,于是就这么简单地,他和同学都失去了联系。
这件事困扰了徐宁很久,他后来多次想找到自己那些可爱的同学们,然而回母校的时候,得知班主任老师已经不在那里任教,更是无从联系了。
然而就在前两天,他拿到了手机,还从徐国栋那里得到了班主任的联系方式,才得以知道同学们原来创建了一个企鹅群,全班就他不在里面了。
徐宁申请加入了之后,就跟所有人都加了好友,没错,是所有人。只是大家都更加习惯在群里面聊天,所以也没有私聊些什么。
直到今天他看到了群里聊得热火朝天的关于同学聚会的话题。大家都纷纷表示附议,没人提出反对,有几个在外地旅行的,都表示自己会及时赶回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