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儿,你们的窑洞建了多大?”姐妹两一直呆在前屋,还未抽空去后院看看,见他们一个一个的跟泥猴没什么两样,王朝云内心里不觉好奇。
“好大好大的,能烧好多好多的东西。”苏重边说边比划。
“娘,建一个土窑确实挺好的,我们先可以试着自己弄,倘若弄不好,还可以去周边的官窑看看,或许能学到什么!”苏过显然也很喜欢家里建一个土窑。
当然,他也是想到有了这个土窑,今后家里用的盆盆碗碗就不用花钱买了。多亏了‘乌台诗案’,苏过经历了其间的贫困,少年的内心也知道计算经济账了。
“嗯,你们说好就好!只是,你们兄弟俩也不能因此耽误了学业,每天的练字任务更不能因为这些而停滞。”王闰之说话的语调很平和,但内里亦有一种不容置疑的气势。
苏迨苏过相互看了看,才一致性的回道:“娘说的这些我们心里都清楚,下午我们就去练字。”
午餐很简单,一份肉末稀饭,再加上一张大饼。
常叔、常盖、苏阿拉三人临到用午饭了,才匆匆洗了一下手,稀饭与大饼还是常叔统一来领的,领回去后,三人就在惯常用饭的地方囫囵着吃了。刚吃完,又开始着手建窑后面的工程。
相对于苏迨、苏过、苏重三兄弟,他们是以一种玩乐的心里来进行这项工作的,他们三不一样,确确实实把它当成了一项重大事情来做。因此,每一步都要核算清楚,有了阿拉伯数字,现在连常叔的算术能力都增强了。但若要从力学的角度来计算,还得是有着原始基础的苏阿拉。
阿拉伯数字在这个家里是互通的,苏阿拉经过演算,得出了土窑要建造的宽度、坡度、内容量等。这一点苏重也可以做到,但他确实不好显摆,而且,因他是以一种玩乐的心里来对待这件事情的,这次建不好,撤掉了重建就是,他有的是时间和精力。
常叔及苏阿拉如此用心,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
但,这样的结果他喜欢,苏阿拉的具体数字出来后,他还对着他竖了一下大拇指:“苏阿拉,你很棒!”
虽然苏阿拉来这个家里才几天,但已经懂得了其中的意思,亦能说几句简单的重文了。怎么做到的,其间大部分的功劳归属苏轼。常盖与苏阿拉接送他上朝的时间段,他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与苏阿拉进行语言沟通了。
苏阿拉很清楚,入乡随俗!只有更快地掌握大宋的语言,才能切切实实融入这里的生活。这里,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后面的工程,苏迨、苏过没有参与,苏重也完全成了看客。因为他清楚,以他现在的这小胳膊、小腿,混在里面纯粹是添乱,不仅帮不上忙,还影响工程进度。
土窑整体形状就像一个大馒头,顶端收缩的弧口上还有一个用来散热的通气孔。
整体建完,常盖与苏阿拉也该去接苏轼了,余下懂得完善工作就由常叔与苏重完成。这时的工作,苏重还是起了一点作用,与常叔一起把土窑这个大馒头的内壁与外壁抹得特别光滑,泛着泥色的特有光亮,苏重越看越喜欢,兴奋地围着跑了一圈。
苏轼也接回家了,与苏重一样,一脸灿烂的笑,围着土窑左看右看,只是挨着院墙的一面留出的空隙太窄,苏重能过,他却不能过。
“不错!这比与曹家合伙开馆子还令人高兴,可以随时把玩。”
“先生,我们该去范公家了。”
“不用这么早吧?”
“先生,我和姐姐斟酌了一天,最终只给范公弄了一副皮手套——五指的。因为特别,所以觉得范公应该会喜欢。但是,相对于范公对于我们一家的情谊,总觉得这样远远不够,想来想去,我们一家子去打扰,应该带上食材,让先生去范公家大显身手。对待老人,这一点比什么都管用。”
苏轼愣了愣,继而哈哈大笑:“闰之与朝云费心了,这样的礼确实挺好的!”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