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红心想,不仅是刘白氏,还有刘老实,只看交粮的时候,别人奉承两句,就恨不能把自己的家底都送给人家,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做到,若家里真有个当官的,只怕连自己姓啥都忘记了。
其实没有里子,哪有面子。那点面子都是虚的。
她只好叹了口气说:“你先好好上学吧,能当官的人毕竟是少数,就算当个教书先生,有个秀才文凭待遇也是不一样的。”
李小红看着刘文星,想起一年前的他还是个懵懂的少年,而一年后已经成长为一个不盲听、不盲从、不盲信,有自己判断能力的好儿郎。
李小红忽然觉得,刘白氏这样折腾,起码有一个好处,她培养了这些孩子的分辨能力、自理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有一个不靠谱的娘,自己就必须得靠谱。
熙熙攘攘的锦绣坊是古浪县周边几个村子妇女挣零花钱最常去的地方,她们常在家打个络子,绣个帕子,遇到赶集日,带到锦绣坊来换点零钱。
李小红在这里经常可以见着三姐,在做账的时候三姐总会给她拿点点心、倒点茶,坐在她身边,安安静静做自己的事,她看着李小红的目光有种格外依赖。
今天李小红在做账,三姐坐在她身边一针一线地绣着一朵花,冬日的阳光,洒了进来,房间里宁谧温暖。
李小红做完最后一笔账,放下笔,舒展了一下手指,问:“亦丝,绣得怎么样了?最近看你特别用功。”
亦丝是三姐的新名字,她习惯性地挺直身形,端庄地回答:“我必须得用功,做绣纺的掌柜不仅考的是眼力,考的也是自己的功夫。”
“收集绣品必须要自己会绣,才能看得出它的针法好坏,自己若不知道其中的巧妙之处,就看不出来,绣工的深与浅,配色的好与坏,还有各种的面料,各种的色彩搭配,都是学问。”
李小红微笑地看着三姐沉浸在自己的学问中,这样就很好,人需要有自己的爱好,若这爱好能与谋生一致,那就更好了。
随着外面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过年的气氛也一天比一天浓厚。最先回到刘家小院的是大姐和三牛,他们把茶棚关了,等过完二月二再回去。
大宝小宝看到大姐很开心,尤其是大宝,大姐从小带他带得多,他对大姐记忆很深,他高兴地尖叫着把裤子一下扯下来,李小红又是好笑又是吃惊,喊他:“快穿回去,冻掉你的***。”
一家人热热闹闹的吃过晚饭,聚在昏黄的灯光下,七嘴八舌地说着自己近日来的情况,小桃干脆把为过年买的瓜子端了上来,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唠着磕。
立马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待小桃说到壮壮是怎么来的,大家不由得心酸,大姐搂住了壮壮说:“孩子,不如以后你就做我的儿子吧,我们两个永远在一起,相依为命。”
全家人都静默了,李小红迟疑的说:“大姐,你目前的情况,还不适合领养孩子,等过了一阵儿吧,如果你真的不愿意定下来,再说。”
大姐知道李小红顾虑的是什么,李小红显然是担心,她现在这么年轻,如果再成家,对方可能接受不了壮壮。
大姐摇摇头说:“我是真的不想,不想再结婚了。”
看着大家因此心情都变得不好,大姐振作起来,强笑道:“我跟你们说几件有意思的事,都是我们茶馆里发生的。”
大姐硬把话题扯开,大家也都知道,没有人点破,继续兴高采烈的聊下去。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