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榆林中学这样的学校,整个县城就一个,二中三中差一点,但也流量不差,还有五中也可以。
多一家店就要多很多的事情,钱和地方只是其次,最关键的是还有谁来经营。
母子俩对于经营的人,倒是想到一起去了,那就是表婶,这段时间在这边忙前忙后的,对很多事情也都比较了解。
不过开第二家店这种事就是先想想,没有说必须马上就开干。
期末考试后的第一天假期,戎易把邓峰喊到了家里,今天他要自己做凉虾。
现在大街小巷也有人在卖,一块钱一碗,戎易吃过两次,实在是太失望了,一点都不好吃,凉虾糊嘴不说,浑汤,形状也不好看,关键是糖水完全是用开水兑的,而不是用熬的。
要说做其他的戎易可能不怎么行,但做凉虾,他可是自认没几个人有他厉害的。
前世他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的时候,曾经有半年和人合租过,是一对年轻的夫妻,就是专门做凉虾的。
最开始两口子还专门避开他,后来因为大家都熟悉了,也就没太刻意,甚至有时候戎易会给他们帮忙。
也是那个时候,戎易才发现原来凉虾还能这么做。
两口子告诉戎易,他们这个手艺是跟着亲戚学的,而且还花了五千块钱的。
他们也不仅仅做凉虾,不过凉虾是主打产品,其他的还有诸如龟苓膏,冰粉之类的。
他小时候就会做凉虾,但都是自己做自己吃,也就没那么高的要求。
人家两口子每天做的凉虾,一碗四块钱,加上其他各种,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一千多,寻常时候也有六七百,看得戎易都想一起做了。
不过后来因为环境整治,夫妻俩半年后搬走了。
戎易倒是全学会了。
听到戎易说要做凉虾,邓峰高兴的说要打下手。
他是不会做的,不过少年心性,总觉得好像很好玩的样子。
两人到市场买了专门的凉虾粉,可以直接熬的。
又买了五斤的黄糖。
凉虾材料其实很容易买到,但能不能好吃,关键看怎么熬这个过程。
厨房里,戎易准备了两口大锅。
开火烧水。
等到水开,缓缓的倒入凉虾粉,一边倒一边用铲子顺时针搅动。
这个动作几乎不能停下来。
戎易看到人家那男的熬凉虾,就穿一条短裤,双手持铲,几乎可以说是热得汗如瀑布。
所以他早就准备好了,赤着上身,一条短裤,就是干。
开始还比较轻松,毕竟还不算稠。
半个小时后,整个锅里开始冒泡,戎易将火调小,双手持铲,双脚张开,用力的缓缓搅动着。
邓峰在旁边给他擦汗水。
看着弄个凉虾都这么麻烦,邓峰觉得一块钱一碗都好便宜。
凉虾熬好,邓峰搬来两大桶清水。
戎易开始按压成型,这个过程也是有技巧的,工具不好,用力不好,弄出来的凉虾不好看。
随着戎易的用力,一根根中间稍粗,两头尖细的凉虾纷纷没入水中。
邓峰捞起来看了一眼,“这么漂亮?”
他是第一次看到这么漂亮的凉虾。
戎易颇有成就感的笑了,他有两年没动手了,看来手艺还没完全扔掉。
凉虾弄好了,半桶,接下来不断换水的任务交给了邓峰,戎易则是准备熬糖。
往锅里加入清水,煮开后,加入切碎的红糖开始熬煮,同样需要不断搅动,防止红糖糊掉,那样糖就浪费了。
等到所有东西都准备好了,戎易才想起来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冰箱放不下。
于是两人端着盆,提着糖来到店里面。
“你们拿的什么啊?”刘玉蓉好奇的看过来。
“我们自己熬的凉虾,看着都好吃”,邓峰笑着说道。
刘玉蓉有些惊讶,颇有兴趣的看了起来,“你们自己做的啊,别说,这凉虾模样看着真漂亮”。
接着三人将一个冰柜收拾了一个地方出来,将盆放了进去,还有糖。
全部弄好,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戎易终于可以歇会儿了。
(可能有书友会说有点水,生活嘛,啥都得写点,现在也不收费,大家就安心看)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