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过了两天,徐长生也来了,李吟柯十分高兴,他们三个又聚在一起了,重温去年在红河村的复习情景。  李吟柯觉得还是长生,丹阳和自己更亲近一些,于是请他们去黄鹤楼边吃饭。    吴可道:“你是要抛弃我们吗?”李吟柯煞有介事点点头:“是的,抛弃你们。”    吴可哀怨道:“好吧……”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谁和谁亲密,真要较真,连普通的同学都做不成了。    他们在黄鹤楼脚下找了一家酒楼吃饭。欣赏窗外的美景。  这一日武昌下了雨,气温难得降了下来,黄鹤楼在蛇山巅巍巍然立着,旁边是滚滚长江水,与龟山相望,气势雄浑,在濛濛烟雨中尽显沧桑,李吟柯不禁感叹道:“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徐长生正准备称赞,旁边一位客人鼓掌,喝道:“好诗!好气魄!”    李吟柯回头一看,是一个佩剑的年轻男子,弱冠年纪,容貌秀洁,姿态清雅。  李吟柯连忙道:“这不是我写的,是一个隐士所做,我可写不来这样气魄的文章。”    “那隐士能写此诗句,必然是有大才,小公子可否为在下引荐?”年轻人继续道。    李吟柯做出很为难的表情:“他老人家元末不愿意出仕,前不久已经西去了。”  年轻人一副很可惜的模样,又问:“几位是来参加院试的考生吗?”    李吟柯答是,不再多说一句,年轻人追问:“敢问诸位何处而来?”他还是想打听诗句的作者。    李吟柯答:“自然是来处来,兄台和我们萍水相逢,何必纠结于此?”  年轻人哽了一下,然后道:“我姓沐,沐昕,大昕鼓征的昕。”    沐昕是谁?开国大将沐英的小儿子,皇帝朱棣最小的闺女儿常宁公主的老公。标准的高规格的皇亲国戚。为什么会在武昌呢?  李吟柯心里十分惊讶,但是他并不想和皇亲国戚扯上半点关系,于是不动声色装作不知,冷淡地点头:“沐公子。”    沐昕饶有兴趣盯着他:“我觉得你认识我。”    李吟柯扯了扯嘴角:“不认识。”    沐昕噎了一下,看见李吟柯冷淡的面孔,只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好吧,我们还会再相见的。”    回到客栈,众人都在讨论今年的主考官石襄,小贩把石襄的文集到处兜售,李吟柯也买了一本,坐在桌子前翻阅。    “听说提学官最爱寒门子弟,是真的吗?”客栈的大堂里,有考生叽叽喳喳问。  “他之前在山东取的十几位院试案首其中有十名是寒门子弟。”吴可答道。    几名富家子弟忿忿然:“以才学取人,怎可看出身?”  众人哄堂大笑,有人嘲笑道:“得了,老杨,你就算是寒门子弟也当不了案首!”    “石提学师从黄淮黄侍郎,风格可能会和黄侍郎相近。”坐在角落里的一个年轻人突然道。    众人急忙问他还有什么小道消息,他便再闭口不言了。最后被大家逼急了:“想知道自己找江夏人打听!”  石襄便是江夏人,可是主考官的喜好有什么不能说的呢?那他的喜好一定和私人经历有关了。    院试就在武昌府的学宫大院,可以容纳四千人同时考试。这一天半夜,突然有人点亮了灯笼,高声叫道:“要考试啦!”    大家伙儿急忙从睡梦中起来洗漱,客栈里顿时灯火通明,客栈老板已经为这些学子准备了一些食物,让他们匆忙吃一口果腹。    李吟柯最后检查一遍笔墨,拿起通讯器就准备走,但是又看看这个银白色的通讯器,怕搜子把通讯器给当银子切开了,还是放在卧室柜子了。    等出客栈大门,他发现身上又咬了几个包,痒得不行,顿时预感不妙,大叫道:“学宫大院有没有蚊子?!”    这一声可谓石破天惊,震醒了无数睡眼惺忪的考生。  蚊子!这可是折磨了他们好几个晚上的生物啊!考试的时候大家都是一动不动,那简直不就成了蚊子的自动吸血机了!    大家伙儿七嘴八舌:“怎么办啊?”“那还考不考试了啊?”“这怎么专心考试啊?”    店老板急忙高声道:“诸位诸位,小的这里还有一些艾蒿,大家都拿去吧,只是分量不够,你们自己分!”    李吟柯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去抢了一大把,分给了旁边的李丹阳和徐长生。然后大家伙儿反应过来,齐齐朝店老板扑过去,可怜老板矮矮胖胖的身子完全淹没在这一群如狼似虎的年轻人中,吴可他们几个自持读书人,比较矜持,喊道:“大家排队,不要急,一个个来!”    结果没有一个人听他的,等轮到他时,只剩下艾蒿的一点渣渣。吴可垂头丧气,。    提着考篮,抱着一把艾蒿,李吟柯和徐长生,李丹阳闷头往前疾走。  李丹阳看见客栈门口在招揽客人的马车夫,疑惑道:“为什么我们不坐马车?”    李吟柯和徐长生相视一笑,都想起府试出榜那天的堵车情景,于是道:“走过去也就两刻钟,来得及,今年长江六府考生皆在此,往年的考生加起来几乎四千人,要是坐马车,得等到什么时候?”    李丹阳点点头:“受教了。”  果然他们走出这条巷子,几乎家家客栈都有考生出来,不多一会儿,整条街就挤满了人。马车跟在人群后面慢吞吞地走着。    又拐过一条巷子,那边也是一条长队,于是两支队伍汇合,浩浩荡荡朝学宫大院走去。    天是黑的,又拐了几个弯,李吟柯他们也认不清方向了,跟着大部队闷头走了许久,终于来到学宫大院的门前。    学宫大院门口非常宽敞,大门紧闭,门口挂了六个大灯笼,从左到右依次排开,上面贴着:郧阳府,襄阳府,德安府,武昌府,黄州府,荆州府。    李吟柯个子矮,他爬上徐长生肩膀,登高望远,事半功倍,指路道:“这边,我们在左边。”    终于找到自己的府的位置,并且站到队伍的最前面,李吟柯松了一口气,站了一会儿,吵闹声渐渐平息。而学宫大院仍然大门紧闭,李吟柯觉得站得有点累,暗恨自己没带板凳,于是放下考篮,蹲在地上。    院试他就没有提坐堂号的命运了,所以只能早点来,指望找一个好点的座位。    “老爷们,小凳子一百文一个——”又有小贩开始吆喝了。  看李吟柯蹲着,徐长生问道:“你要不要凳子?还有半个时辰呢。”    李吟柯嫌贵:“算了,我就坐地上得了。”这一次,给认保人,派保人送礼花了十几两银子,都是他自己的压岁钱,他肉疼。    又过了许久,只听大门上沉重的铜锁被卸掉了,大门缓缓打开,一个军士气贯丹田,大喝道:“时辰到——诸生入考场——”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