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冬子 明觉回到云居寺,看灵智上人在灯下独坐,便走上前,跪伏在地,请求道:“师父,弟子有一事相求。” “说。”灵智并不抬眼,只拨弄着手中的佛珠。 “弟子想还俗。” “是为山下那小丫头?”灵智看着脚下的少年,恍惚十五年,从襁褓中到现在,终于要成人了。只是那清瘦孤绝的神态,像极了另一个人。 “不是。” “哦?”灵智看着明觉,“不是为了那丫头,你还什么俗?” 明觉和兰兰整日相伴的事,灵智很清楚,但他并没有阻拦,谁没有个年少的时候?有个女子相伴,也免得将来走到世上,见了女子就被迷惑了。但如果明觉为了那丫头还俗,则另外说了。 “师父数十年来一直教授弟子读书习字,可弟子知道那并不是佛经。如果师父要弟子作一名高僧,为何不让弟子从小修习《大藏经》?反而整日诵读各种史书律令,潜学《贞观政要》?师父想让弟子云游,见见世面,弟子想,还俗后更方便。” “你知道了什么?”灵智虽然依然威严,但拨佛珠的手却停了下来。 “弟子不知。但弟子想,既然做和尚只是遮掩世人,何不早作打算?” 灵智看着跪在地上的少年,青涩稚嫩,眼神却充满了一种说不出道不明的沧桑感,心里一惊,道:“你有什么打算?” “弟子已经满十五岁,可以在世上行走,但缺少一个身份。” ** 明觉站在桥头上等兰兰。柳家庄的几个农人走过,向他行礼:“小师父。” 明觉低首回礼。 河水平静无波地向前流淌,初升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泛起粼粼波光,偶尔一只水鸟掠着水面飞过,惊起一滩水花。 明觉身后被拍了一掌,他扭过头,兰兰有些揶揄地看着他:“你以前不是怕别人看到吗?总是站在桥后面,今天怎么站在桥中央了?” 明觉笑笑不回答,拿过兰兰身上背的包袱,背到自己身上,拉起她的手就往前走。 “路上有人呢。”兰兰不好意思道,“快放开我的手!” 一个光头僧人和一个少女牵手走到路上确实有些骇人,明觉也不坚持,把手松开了。 走了大半路时,天渐渐热了起来。明觉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递给兰兰,兰兰喝了几口,又递给他。 “累不累?要不先歇会儿?” 两人都是走惯路的,兰兰记挂着和姐姐绣的东西要卖个好价钱,便摇头道:“不累,我们快些走吧,晚了就没好位置了。” 明觉不回答,只像以往那样看着兰兰。 兰兰明了,笑着扑到明觉身上:“明觉哥哥背我!” 明觉嘴角一弯,像以前一样弯下腰,兰兰伏在他背上,明觉托住兰兰的臀往上送了下,二人继续向镇上走去。 薄薄的春衫隔不住身体的温暖,很快,明觉只觉得后背又烫又热。少女呼吸的气息若有若无地喷在凉凉的后颈,明觉的额头一会儿冒出一层细密的汗珠来。这具朝思夜想的温润的身子陪伴了他多少寂寥无眠的夜晚,真的贴身接触到,明觉的呼吸不自觉地加重起来。 背上的人却兀自不觉,用袖子帮明觉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听到明觉呼吸有异,便要下来:“明觉哥哥,我自己走。” “没事。”明觉暗暗痛骂自己了几声,调整好呼吸,又把背上的人稳稳托住,大步往前走。 “你生病了吗?脸好红。”背上的人担心的问。 “没有,我好着呢。”明觉恢复正常。 “快到了,我们一起走吧。”兰兰挣扎着从明觉背上下来,摸了摸明觉的头,“不热呀,刚才还以为你生病了。” 明觉回之无辜的笑容。 “别骗我!要是生病了赶紧要吃药。”兰兰不无担心地说道。 明觉乖乖点头。 二人边说边笑,正准备继续往前走,身后忽然传来叫声:“兰兰妹妹。” 兰兰扭头,见是冬子,不知什么时候跟在自己后面。想想刚才与明觉亲近,有些不好意思,道:“冬子哥,你也去镇上啊?” “嗯,柳叔给我说你一人来了镇上,他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冬子看了眼旁边的明觉,合掌施礼,“小师父。” 明觉回了礼。 冬子又道:“妹妹,你刚才是脚不舒服吗?我看小师父背着你。” “哦……我脚刚才不小心扭着了,所以明觉哥哥背了我一阵。”兰兰吃吃道,不好意思偷偷看了明觉一眼。明觉对她安抚地一笑。 “别让小师父累着了。我来背你吧。”冬子对兰兰边说,就要弯下腰身。 “不用了!”兰兰连忙摆手,“我好了!” 说着扯了下明觉的袖子,往前飞快走去。 身后冬子的心不觉沉了沉。他昨日听柳守义说要招他入赘,心里高兴得不得了。他幼时父亲离家,后来再无音讯,母亲带他寻父,半路去世后,他无处可去,便只好留在柳家庄生活。他知道自己是外来人,便尽可能地勤快,帮别人干活也毫不在惜自己的一身力气。柳守义家有两个女儿,长得与村里其他的姑娘不同,皮肤又白又嫩,眉毛又细又长,眼睛黑黑亮亮。他今年十六岁了,已经受过许多世情冷暖,村里像他这个年纪的男娃许多都娶了亲,他知道自己一无所有,根本没敢肖想能娶一房漂亮的妻子。听到柳守义的话后,昨晚一夜都没睡着觉。今日一大早,便穿上最好的一身衣服,跑到柳家去问有什么活可干。柳守义喜他伶俐,便让他来镇上找兰兰,没想到看到兰兰和云居寺的小师父亲亲热热地在一块儿。 冬子也听说明觉从小在柳家养着,长到五六岁才回了寺里。兰兰母亲王氏活着时,待明觉跟自己儿子一样,兰兰和他从小亲近。冬子压下心里的不适,想二人再亲近,和尚又不能结婚。冬子心里安定了许多。柳守义还告诉他,等兰兰的伯父柳守成那里说通了,就让他正式住到柳家去。 冬子想罢,便跟在兰兰和明觉后面,到了镇上。 明觉活了两世,看冬子的少年行为,虽然心里不喜,但欣赏他的聪明。上一世兰兰离家去京城寻他,难道是因为这个?柳守义给她招赘别人,她不愿意。想想兰兰临终躺到自己怀里的情景,明觉心疼不已。他的姑娘心里只有他一个。 到了镇上。兰兰接过明觉手里的包袱,把包袱展开,拿出里面绣的团扇、荷包、还有手绢,铺展到地上。 兰兰以前隔一阵儿就和姐姐一起来镇上卖姐妹二人做的绣活,周边的人也都认识姐妹二人。 刚收拾好,旁边卖饼的妇人就问兰兰:“小娘子,今天怎么你自己来了,你姐姐呢?” “我姐姐不太舒服,所以我自己来了。”兰兰答道。 “哦,这是……”妇人看着明觉和冬子,一样的个头,明觉清俊,冬子健壮。再细看一眼,认出明觉是云居寺里的小师父。 “哦,是我们村里的,路上碰到了,一起来的。”兰兰笑着答道,悄悄给明觉使了个眼色。 明觉知道自己一身僧衣,又光着头,太过惹眼,以前他陪兰兰来镇上时,怕兰兰不方便,从不进街里,只在外面等她。今日不知为何,看到一边的冬子,便不想走。想想要与一个十多岁的少年争风吃醋,明觉不由暗嘲了自己一把。 “好的,我先去买些东西,再来找你。”既然已打算还俗,这身僧衣就不合适了。先去买两身衣服,再去给兰兰买些吃的。明觉走了出去。 冬子看明觉走远了,心里轻松许多,便站到一边,主动帮兰兰招呼路边走过的客人。 兰兰卖的都是女子用的小物件,光顾的也大都是年轻的姑娘和妇人。看到兰兰旁边立着一个高高大大的少年,许多女子悄悄停了下来。 “这个团扇怎么卖?”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走到兰兰跟前,一边问一边偷眼看冬子。 “五文钱。”冬子道,他刚听到兰兰报价,便记住了。 “这个牡丹的虽然也可以,但没有上次我买的桃花的好看。”一个姑娘小声向同伴嘟囔道。 “还有桃花的扇子吗?” “不好意思,刚卖了。”兰兰道,“你看还有竹子、梅花的。” 两位姑娘摇摇头,好似没相中,抬腿要走,冬子道:“两位小娘子,我们有绣的桃花手绢,你们要不要看?” 两位姑娘最终一人买了一条手绢满意地走了,走时还偷偷看了冬子一眼。 兰兰笑道:“谢谢冬子哥,一会儿来了这么多人。” 冬子“嘿嘿”一笑:“妹妹不用太客气,我也想帮妹妹把东西赶紧卖完。” 二人正说着,忽然来了一个年轻男子。冬子不认识来人,还热情地招呼:“这位大哥,你是想给家里娘子买吗?” 男子“哼”了一声,看了冬子一眼,冷冷地对兰兰道:“你姐姐呢?” 兰兰白了他一眼:“我姐姐在家。”便不再理他,忙着招呼另一个来的客人。 明觉买好衣服,又买了只兰兰喜欢吃的烧鸡和烧饼、栗子糕,刚走过街口,就看到兰兰正怒目盯着面前的男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