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林琅一听庭霜的话,便知庭霜的意思,反道含羞起来,说道:“阿姐,我出宫这些日子,虽和大哥一起住在庄子上,但大哥对我一直是以礼相待的。大哥和我说,以前是为了想确认我会跟他,才那样的。如今既要娶我,必不再让我受委屈的。阿姐管着这偌大的宫廷,不要再为我的事操心劳神了!”  庭霜听后,宽慰了不少,心想:这林石懿也算上路子,没让我妹子再受委屈,但一想到他逼迫林琅下嫁的强硬手段,还是气性难平。想想还是林琅住进候府比较安全,也给林琅撑撑腰,不要以为林琅没嫁家人,好欺负。顺带也给那个臭小子添添堵,叫他知道姑奶奶的妹妹也不是那么好算计的。  庭霜想明白后,也明确告诉林琅,这事我定了,你也别想了,出了宫门就住到候府去。你的东西,候府都备好了,就住到我的院子去,一应物品我都没带进宫,具是全的。另外派了宫里的两个内侍、两个管教嬷嬷,两个宫人跟了去,明是照管,实则是防着那臭小子狗急跳墙,乱来。    为了稳妥,这边庭霜安排了林琅,那边就去汇报了魏冉。  魏冉一听也是意外,毕竟在他心目中,林琅和他大哥早是夫妻了,住在一起没什么不妥。但经贵嫔这么一提,也想起来。他俩这事外人是不知的,林琅就这样婚前和林石懿住在一起,难免引人非议,还是贵嫔想的周到,当即就同意了。同时表示,贵嫔想的甚是周到,朕心甚慰,崇华县主即日入住庆国候府待嫁。  这样一来,林琅便成了奉旨在候府待嫁。    林大将军本也不以为意,心想这样的安排是为了排除流言蜚语,倒也不错。  但在以后的三个月内,他发现,这个提议根本就是针对他的。因为在这三个月里,无论他用什么方法,宫里出来的六个人就像防贼一样的防着他,怎么也不让他接近林琅。  林大将军怎么也想不通,自己何时得罪了这宫里的贵嫔的,要如此为难自己。  不过林石懿也是聪明人,知道贵嫔毕竟是皇上的宠妃,正得势,他也不好为这样的事得罪她。所以他也只能安慰自己,只要忍了这三个月,就能和心上人长长久久的在一起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除了这件不顺心的事外,林大将军最近好事确实有点多。  先是被陛下赐婚,虽然这赐婚的对象听着一般,也不过是庆国候府刚认的一个养女,封位也不高,刚刚是个县主。不过赐婚之时,林大将军仍闲赋在家,无官无职,这样一个县主明面上倒也配得上这位放下军权的前西北大将军。  但赐婚后两日,史部便发了通告,任林石懿为新任兵部尚书,这却大大出乎朝臣的意料。  这兵部虽是涉及武将边防,但一直由文臣主理,武将任左侍郎。这样的模式虽未明文规定,却是惯例。  如今让大将军出任兵部尚书一职,实则是将六部中的一部全权交由武将打理,是列朝列代都没有的事,这是其一。其二,兵部一向是右相殷牟的心腹,部中一半的文臣都是他的得意门生。原本最有希望的上任的兵部右侍郎,出自国子监,乃先帝正兴十九年的探花郎,是殷牟一手将其提拔任用起来的。本来朝堂任为右侍郎上位是妥妥的事,不想一转眼,这到手的鸭子就这么飞了?  贾家倒后,圣上行事愈发的独断专行,上次林将军交出兵权,未与兵部商议就将兵符交给了蜀地的君伟宪。兵部尚书上书荣养,圣上也未做任何挽留,立即就批准了。如今这兵部任职一事,左相知道与否世人不知,但就右相听到此消息,立即气病了,告了三天假未上朝的事可是朝野皆知的。由此看来,右相必是不知情的。  所以最近,朝臣们也是感叹,圣心难测啊,难测!    林石懿接到这旨意也是意外。照他推断,自己既交出兵权,以后是定要入朝参政的。本以为待右侍郎荣升兵部尚书,以自己既从过文,又从过武的经历,求个兵部右侍郎的位置,把握还是有的。  但没等他去求,史部的任命就下来了,居然一下就任了兵部尚书。这一任命,让林大将军自己也吓了一跳。  林石懿心中打算,自己属于起步早,提升快的。虽在军中资历较长,但论起年纪,离而立还差二年。比起朝中从九品开始熬资历的文臣,年龄上是压不住人的。再看看兵部那些人,左右两个侍郎,不论在兵部的资历,光是年龄就比他大上一轮以上。再看看下面的郎中、员外郎、主事、堂主事、司务、笔帖式一帮人,比自己年纪小的也没几个,且大都是科举出身,有一大半是进士、同进士出身。自己虽是会元,但未参加殿试,没有进士及第,这身份上也是不够看的。当个少年英才,难啊!  再者,这领导文臣可不比领导武将,武人性子直,如不服,先打一架。再者,战场上都是真刀真枪,打个几仗,有没有本事立马就能分辨出来。可这一帮子文臣,打也打不得、骂也骂不得的,明面上都是一团和气,暗地里憋着使坏。当个部门领导,难啊!  林石懿其实根本不想滩这趟浑水,但无耐人家皇上捏着你的七寸——林琅。这姑娘是自己从小就看中的,心心念念这么多年,放不下啊。当个痴情种子,难啊!  这事虽然不情不愿,还不能出工不出力,干不好人家圣上可说了,让在外静养的林淑妃回宫也不是难事。你看,这是红果果的威胁,但自己还不能不服。当个忠臣,更是难上加难啊!    这边林石懿觉着难,那边右相殷牟觉着更难。  这兵部自己把在手上十来年了,居来让个小皇帝一下就给了别人。  要是真是别人,倒也好办,反正上下都是自己人,这个尚书也掀不起什么大浪。偏偏来的这个不是善类啊!  这个林石懿,你说他是个武人,人家偏偏是个会元,要不是林老将军不让他参加殿试,一不小心还能弄个状元。  你说他是个文人,偏偏又军功卓著,要不是他自愿谢下兵权,大下兵马大元帅之位指日可待。  这样一个人,既懂朝堂之事,又懂军事边防;既能和你商量着办,也能用军功压着你办;既可以用你的人,也能不用你的人。  据殷牟推测,这兵部的一干人要想给林大将军穿小鞋,以他这在西北王的个性,能把这兵部一干人撤个干干净净。自己想要架空他,再掌控兵部,也是难于上青天啊!  所以,为了稳妥起鉴,殷牟只能先安抚兵部一干人,让他们先跟着林石懿好好干,再谋后图。    殷牟这厢算盘打的是叮当响,那厢林石懿的想法却是直接。未到兵部上任前,就将兵部一干人等都调查了个底朝天。毕竟人家军事情报机构的效率可不是一般文臣可比的。  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就召集了从西北跟着自己回来的智囊团,对人员进行了逐一的排查。这林大将军的行事风格与文人不同,讲究一个稳、准、狠,要么不动,要动就要一击即中。  而他的智囊团也一直保持着这一风格,对信息的排查效率很高,给出的结果也很明确,只有两种评价,可用或不可用。不仅如此,该智囊团的人员还按照以往的做法,给出了替换人员名单。  林大将军也不含糊,立即拿着名单就进了宫,与皇上交流了下一届兵部的主要人事安排。  两人交流的结果总结一下也很简单。新任林尚书向皇上表示,这些人和我不是一条心,有我没他们,有他们没我,我不合意的,要全换掉。  皇上表示,你的兵部你做主,但一下换掉这么多人,可能会出乱子,你说怎么办。  林尚书表示,这些人我准备用半年的时间逐一替换,皇上放心,他们都有把柄在我手上,不敢乱动,不用给您添麻烦,替换的人我都找好了,也不会影响工作。  皇上表示,很好,这些人我早就看着不爽了,你尽管处置,但要给右相留点颜面,不然他找我闹,我也嫌麻烦。  林尚书表示,行,右相的关键人物我不动,但皇上你负责把他处理走,其他的人我就不客气了。  皇上表示,可以,成交。  是以,当天君臣相谈甚欢。  而半年后,当兵部右侍郎被外放淮左时,右相终于接受自己彻底失去了兵部的掌控权,这都是后话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