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琉璃园是京中的一处园子,出自前朝坊间名家之手,前朝多奢靡之风,园中景色精巧,引渠灌水,最妙的是临水而建的燕回塔,冬去春来,常能引来白鸟鸣唱,闲人雅士爱在此举办诗会。  朱清河只在园子的假山附近逛了逛,转过弯,上了廊桥,两岸绿柳长缨,朱清河不由自主的停了步子。  朝后看了看,身后跟着的人识趣的停在了桥下。  朱清河这才朝身边的人笑道,“二夫人观此处如何?听说这一岸的春柳是前朝先帝为其宠妃所种,如今前朝沉寂百年,这岸边的垂柳却照样生机勃勃。京都各家娘子出门,也常喜此处,不知五小姐是否也常来?”  郎溪江氏也是名门,江氏为江家嫡长女,后宅的曲折她自然也清楚,闻言面不改色,淡淡道,“劳三夫人牵挂,只是小女粗笨,还有许多规矩没学会,这段时间请了先生,如今正在府里专心学规矩呢。”  “石家的规矩本就无可挑剔,二夫人这话,未免太过谦虚。”  江氏敷衍的笑笑,并不作答。     朱清河见此也没有再继续说下去,今日的目的原本也不在此。于是转而道,“二夫人好福气,五小姐乖顺识礼,素有贤名,六少也是少年英才,岐山书院是数一数二的地方,听说六少颇得杨先生赏识。”  “三夫人每日诸多杂事,没想到还能关注我那一堆不争气的儿女,实属有心。”  “有心无心,还不是看人一张嘴怎么说。”  江氏抿住唇,唇色极为淡,“三夫人此话,倒是让人费解。”  朱清河扬唇一笑,“二夫人给我下了帖子,我还以为二夫人都想的明白了呢,怎么如今又装了糊涂。”她手中一把扇子摇了摇,倒是颇为可惜的样子,“二夫人要是如此,那清河可就无话可说了。”     她说完这话,果然再不说话,缓步走到桥边低头看着池塘里的鱼,显得很感兴趣的模样。  江氏不自觉的捏住了手掌。  “三夫人如此,未免欺人。”  这就动了火气?朱清河扯扯嘴角,淡淡笑了笑,而后回头露出一丝温婉笑意。  “二夫人何出此言?”  江氏眯了眯眼,她如今受制于人知道强逼讨不了好,朱家几个女儿中,她也略有耳闻,朱清河性格霸道,是个轻易不肯饶人的,她嘴角一松,露出一丝笑容。  “三夫人可知我家中最近有件怪事?”  “哦?”  江氏瞥了她一眼,而后道,“说起来这件事也极为奇怪,我追本溯源,竟然不知道此事的缘由何在,三夫人可否为我参谋参谋?”  朱清河歪着头眨眼,“石家的家务事,哪有我置喙的余地,二夫人太客气了。不过后宅的道理都是相通的,清河私心以为,凡事不知缘由的时候,不如想想目的,有时候目的知道了,这缘由自然就解了。”  “目的?”江氏喃喃自语了一句,而后道,“我原本以为,这目的不过是私心报复。”  朱清河但笑不语,江氏看了她一眼,“如今才知,我大约是错了。”     他二人正说到此处,春风站在桥下回报,“夫人,三小姐到了。”  “让她过来。”又转头朝江氏笑道,“二夫人见谅,我今日还带了家中小妹,不想她路上耽搁了一会,现在才到。”  话音刚落,就见不远处走过来一个婷婷少女,不过十三四岁模样,穿着桃红色的襦裙,面色圆润,一双眼睛月牙一般,笑起来颇为讨喜。  “嫂嫂。”那少女走到桥边也没上来,就站在桥下笑了一声,“嫂嫂怎么站在那了?”  朱清河笑道,“玉浓,来见过江二夫人。”  郑玉浓闻言便朝江氏行了个福礼,“江二夫人好。”又朝朱清河道,“嫂嫂有客,妹妹就不打扰了,进门的时候我见到了苏家的马车,妹妹想去打个招呼。”  “去吧。”     等人走了,江氏道,“郑家嫡长女,我记得,好像是十三岁吧。”  “二夫人好记性,玉浓年初刚过了十三岁生辰。”     到了此时,江氏再不明白朱清河的打算,那未免在内宅白混了二十年。  “三夫人,不觉得自己太过异想天开。”  看来是明白了?  朱清河淡淡一笑,“二夫人何必这样说,凡事三分天注定,倒有七分靠人定。人还没尽力,怎么能那么快放弃?”  江氏闻言冷笑数声,良久,轻吐一句,“你们朱家一门,倒都是玲珑心肠。”  玲珑剔透,波诡云谲。  “彼此彼此。”朱清河并不动怒,肖国公府是个什么样的名声,人死灯灭,她早已经不在乎,与她而言,抓在手心里的才是最重要的。  “若我不同意呢?”  “此事可大可小,可轻可重,却绝无转圜的余地,二夫人是明白人,不然也不会如此生气。”朱清河莞尔一笑,“儿女都是心头肉,二夫人莫不是只要儿子不要女儿。”  江氏大怒。     她知道女儿家的名声重要,石长秀做出的事若闹了起来,石家一门的女儿都要受人诟病,石可尚未婚配,她怎可能轻易毁了自己的女儿一生。  朱氏?!江氏恨得咬牙切齿。一个被休出门的朱清染,一个心思狠毒的朱清河,朱家的这一对女儿,都是让人又恨又怨的小人!  “其实玉浓还小,她二房有位哥哥,倒是年满十六了。”朱清河又道。  如果不愿娶,那便嫁吗?  郑家那位少爷她也略有耳闻,她怎可能同意让石可嫁给这样的纨绔子弟,相较于郑家那位少爷,郑玉浓好歹是长房嫡长女。  如果一定要做亲,她宁愿娶一个进来。     朱清河看她神色稍缓,不欲逼迫太狠,走进一步拉住了江氏的手,将东西塞到了她的手心,“朱清河做事,从来都是先舍后得,此物原样送还夫人,还请夫人还我以佳音。”  江氏捏着手中的地契一愣,想不到她这般干脆。  “不怕我反悔?”  “郎溪江氏,是百年的望族,夫人怎会言而无信。”  朱清河说完后退一步,屈膝行了一礼,“今日多谢夫人相陪,清河是晚辈,就先跟夫人告辞了。”     看着朱清河远去的背影,江氏低头看着手里的地契,薄薄的一张纸,却扭转了石长秀的婚姻。江氏抿唇冷然一笑,将手中的纸张撕得粉碎。  郑家的女儿入了门,便是石家妇,来日方长,且行且看。     五日后,江氏送了消息过来,朱清河看完后将信笺在烛火上烧尽,而后起身扬声道,“走,去给老夫人请安。”  郑家的老夫人正在闭目养神,看到她进来,她身边的妈妈小声在耳边说了一声,她恩了一声,却并不睁眼。朱清河也不介意,笼着袖子站在旁边,也是不发一言耐心等着。     良久,直到房间里的自鸣钟敲了一声响,老夫人才睁了眼睛,接过下人递过来的茶水喝了一口,才不咸不淡的说了一句,“你来了。”  “是。”朱清河道,“媳妇身体不好,许久不曾来给母亲请安了。”  “我这里无事,你身体既然不好,就早点回去吧。”  “母亲心疼媳妇,但媳妇也不能不知轻重,不管怎么说,我还是郑家的宗妇呢。”朱清河不轻不重的顶了这么一句,只当看不见老夫人的脸色,又笑了笑道,“其实今日也不敢贸然来打扰母亲休息,只是有一事要来跟母亲商议。”  老夫人扯了扯嘴角,没搭腔,显然并不认为她还能有什么重要的事。     朱清河见此,脸上笑的越发甜蜜,“其实此事也不是媳妇的事,而是三妹妹的事。”她看老夫人终于不再端着茶杯装模装样,便继续道,“母亲也知前几日媳妇带着三妹妹去了琉璃园赏春景,在那里,碰到了石家的江二夫人。”     这话就有些讲究了。  老夫人终于抬眼看了她一眼,身边的妈妈见此早有颜色的打发了屋子里随侍的其他人,等人走走空了,朱清河才笑道,“其实三妹妹的事原本也轮不到我这个做媳妇的管,不过那日不巧,正好碰到了江二夫人,江二夫人问到了媳妇这里,媳妇就不好不多句嘴了。”  郑玉浓今年十三岁,大煜女子十四岁及笄,像他们这种世家,女子在这个年纪头等重要的就是议亲。  郑家虽是后族,自先太后崩,这些年也只剩一个空架子。石国公府却是如日中天,爵位世袭罔替不说,如今石长霂又是天子近臣,可谓繁华景盛。  江二夫人膝下是石府六少爷石长秀,石长秀虽不是长房所出,却也是二房嫡幼子,其胞兄石长落现任兵部,也是青年英才。  石家家宅严谨,男子虽也有纳妾,却少有庶子。女子嫁到这样的人家,平安喜乐是绝逃不了的。听说石长秀在读书上颇有盛名,明年应考,必定榜上有名。又有父兄照拂,日后前途也不可小觑。     这样的人家,京都不知多少名门小姐想嫁进去。郑老夫人这一年一直暗暗打听京都的少年才俊,想给爱女择一门好亲事,可世家讲究门当户对,就算她觉得自家女儿美貌乖巧,举世无双,也未曾想过可进石国公府的大门。  可是如今,却有这样的好消息传来,她怎可不动心。     老夫人垂下眉眼,道,“你既然是她的嫂嫂,她的事你自然要多照拂。”  朱清河露出不易察觉的一丝笑意。  石国公府这样的亲事,老夫人怎么可能不动心。  “母亲教训的是,媳妇自然也是极为喜欢三妹妹,三妹妹日后的事,有母亲这句话,我自然要多多照顾。”  “日后带着你三妹妹多出门走走,她面生胆小,你是她的嫂嫂要多教导她。”虽然不知道朱清河用了什么方法搭了这座桥,但她既然想过河,就要借她这份力,承她这份情。  “你是家里的宗妇,这家中上下,都要靠你打理,母亲对你放心。”  轻轻巧巧夺回中馈大权,朱清河仍旧不动声色,恭恭敬敬道了句是,又开口道,“家里的事母亲尽管放心,媳妇身体如今已经大好,家里的事必定不让母亲烦心,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常为了我们烦忧,媳妇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尤其这段时间,母亲还要分神照顾画儿,媳妇心里更是不安。”  府中大权她要收回来,自己的女儿她也要要回来,曾经属于她的东西,她说过都要一一讨回来。  想要自己的女儿嫁得好,以为内宅大权就够了吗?     朱氏果然得寸进尺。老夫人对着她笑盈盈的脸,终究压下了这口气。  “既然你身体已经好了,的确不宜让你们母女分离,今日就把画儿带回去吧。”又朝身边的妈妈吩咐,“去,把小小姐叫过来,顺便到后面的抱厦把小小姐的行李收拾一下。”  妈妈道了句是,终于忍不住看了朱清河一眼。     果然是朱家的女儿,先前已经被逼到那样的境地,如今靠着一桩婚事,不但收了府中大权,又要回了女儿。  老夫人又输了一次。想到这,忙低了头出去了。     朱清河闻言总算露出了一丝真心笑意,等见到进门的小小女童,脸上的笑意更浓。  “画儿。”  “母亲。”小小的女童大约三四岁的模样,梳着双髻,一双大眼睛,分外可爱,见到她一下子扑到了朱清河的怀里,“母亲,你都许久不来看画儿了?你身体好了吗?”  朱清河咬住唇忍住了泪水,笑道,“母亲身体好了,这就来接画儿回去。”  “真的吗?”  朱清河点头,“自然是真的,祖母已经答应了。”     画儿便扭头去看老夫人,老夫人便也笑着点头,“你母亲身体已经好了,画儿今日就跟着母亲回去吧。”  画儿一把扑到老夫人怀里,“谢谢祖母。”  老夫人摸了摸她的头,慈爱的捏了捏她的鼻子,“小傻瓜,跟祖母还说什么谢。”  一时其乐融融。     出了老夫人的院子,春风就笑出了泪,“太好了。小小姐总算回来了,奴婢这就去准备小小姐喜欢吃的栗子糕。”  “好啊好啊。”画儿拍手,“画儿可想念春风姐姐的栗子糕了,天天想,做梦都想呢。”  一席话,只说的夏末,秋意冬至都笑了起来。  冬去春来,这大半年的心酸因为这句童言都消散了,主仆五人的笑容都带了十分的真心,竟也是灿烂芳华。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