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清点(捉虫) 由于长久以来都过着不怎么太平的日子(随时准备逃命跑路),时下人对婚嫁的态度大多是奢简由人、随遇而安,只有那些所谓的世家才有些穷讲究,平民百姓对此多数抱着看热闹的心理凑趣,却并不热衷于此。 一来条件不允许,二来嘛,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便你能摆得起排场,置办得起好东西,跑路的时候还能背着扛着? 到时候,能来得及收拾些细软就不错了,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好东西成为别人的战利品,可别心肝疼。 这种心痛,李氏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原本李氏和方秀才给女儿置办嫁妆也是往‘实用、耐用、易得’上想,这样的东西丢起来也不会太心疼,回头再置办也容易。 只是,京城毕竟是京城,豪门世家众多、皇亲勋贵遍地,风尚潮流方面远远走在了大晋国的最前端,让茂县这等边边角角的小县城望尘莫及,连项背都看不到。 许是京城的太平日子比别处多,婚嫁上已经隐隐有了奢华的影子,单从给方媛添妆的礼单子上就能看出一二来。 说起来,飞虎镖局押送来的那七八辆大车,除了两辆是平嬷等人一路乘坐和堆放行李物品的,还有一辆车的东西是给李氏一家人的,剩下的就都是给方媛的了。 即便有平嬷等几个京城来的仆人打下手,逐一清点这些东西,也花了方家人两三天的时间。 先看李老爷子给方媛讨来的‘赔礼’: 金五十两; 彩锦四端、各色软缎十二端、各色绸二十四端、各色绢纱二十四端、各色棉绸十二匹,各色细布二十四匹;(一端是半匹,古代的料子有时各用一片光滑的木板从两端往中间卷起,最后合成一匹,一端指的就是其中的一半) 三十年份山参四支、五十年份山参两支; 宫制绢纱花六匣子、宫制绒花六匣子、宫制珠花四匣子、混珠一匣子。 这些东西看似不多,却实际上件件出自内府,样样皆是精挑细选,品质非凡。 金子就不说了,山参是时下难得的救命之物,彩锦更是有钱也没处买,光这两样就不枉李老爷子闹腾一次。 此外,两个王府的礼以精巧的首饰为主,其他各家多是些京城时兴的衣料和流行的脂粉之类的,当然也有些小摆件什么的; 倒是李老爷子自己置办的那叫一个细致: 。。。针线包、针线笸箩各一个,含缝纫针一套三十六枚、绣花针一套三十六枚; 十二色棉线各十束、十八色丝线各十束; 镀金顶针一对、银顶针一对; 粗细镀金锥子各一把; 裁衣剪子两把; 直尺一把、软尺一条; 绣花绷子一套; 毛毯子薄厚各两条; 毛毡子两条; 吊面狍子褥子两条; 青竹皮凉席两领; 亮银篾席两领; 绣花鸟青纱帐一顶; 银红棉绸帐一顶; 镀金帐钩四对; 帷幔两幅; 绣花软缎子被面十二条、彩缎提花被面十二条; 水粉地缎子吊面小羊羔袍子一件; 大红暗花缎子棉披风一件; 银红、海棠红吊面羊皮裙袄各一套; 挖云小羊皮靴子两双; 棠木屐子两双; 丝绵手巾八条; 绢面团扇四把; 蒲扇四把; 香饼四匣子; 驱虫雄黄粉四罐子; 贴螺钿的妆奁匣子一个,带菱花镜; 黄杨木梳篦一套; 带锁贴螺钿妆盒大小各一对; 带锁贴螺钿首饰盒一对; 带锁贴螺钿多宝小箱子一对; 京式贴螺钿四季花卉挂屏一幅四件; 京式彩漆花鸟挂屏一幅八件; 黄铜包角大小樟木箱子各两对带黄铜锁; 黄铜省油灯一对、琉璃气死风灯一对; 彩瓷碗碟一套、白瓷描金边碗碟一套; 淡墨描金茶具一套、竹制茶具一套; 彩瓷描金八攒盒一对、填漆描金十二月花卉带盖攒盒一个、多宝格彩漆木盘子一个; 黄梨木带锁大钱匣子一对,内有崭新铜钱若干。 这些东西倒不是县城或广宁府就没有,但不得不说,样式也好,用料也好,包括做工的精细程度都远远超出了府城的东西,也难怪老爷子大老远的托了镖局押运过来了。 倒是金银珠玉的首饰因送礼的多了,李老爷子倒是没有另外置办。 方媛并没有避讳两个弟弟,反而捉了大郎执笔抄录,事后方媛还从中选出一幅雕麒麟的小巧金锁给了小二郎,一块美玉和一块很是不错的玉石印料给了大郎,小小少年心里已经有了君子如玉的向往,见到美玉也难免欢喜的,其他人不必细说,自然也少不了的。 清点、安顿好这些东西,李氏便选了好日子,带着孩子们赶往府城去。 ======================================== 老幼妇孺出行,小舅舅李旭责无旁贷地护从左右,一路打点,朝行夜宿。 因时间还算充裕,又正是春日渐深的好时节,李氏并没有急着赶路,而是难得好心情地带着孩子们一路边走边游玩,显得格外惬意。 小二郎早缠着他舅舅坐上了高头大马,笑哈哈地俯视着坐在车辕上对着骡子屁股的哥哥。 方大郎也很是无奈,他也不乐意抬头就见到骡子的臭屁股啊,可他舅舅说了,如今骑马驭车是京城最流行的技能,比那些个琴棋书画还时尚。 说什么如今一个男子,不识字还罢了,要是不会骑马,不会驾车,那简直就没法混圈子了。 正值天气晴好,他每天学一阵子骑马,然后就是坐在车夫旁边学习如何赶车,甚至还要学一学如何套车、寻常会出现的问题如何判断解决等。 方媛和她娘则坐一辆车,小二郎有时跟他舅舅混,有时也来跟他娘和姐姐挤车子,一行人慢悠 悠地走了五天,终于到了广宁府的府城所在。 ======================================== 府城气象自然不是茂县可比的。 广宁城背靠大山,前面修了一道高大坚固的城墙,可谓是正面能拒敌,后面能跑路的节奏。 前一晚他们歇在了三十里的驿站,第二天特地起了个大早,神清气爽地赶到了城外的十里长亭。 这里已经有不少人了。有的在给亲友践行,依依惜别;也有的接到久违的亲人,欢欢喜喜地高声说笑着往城里去。 四下打量了几遍,也并没与见到李府的人,李旭脸色渐冷。 “真是狗改不了吃、屎!” 他们出发前,特地走驿站发了消息过来,按理早两天就该收到信儿了,可如今却一个人影都没有,不用想也知道是谁捣的鬼。 “别看了,咱们又不是自己不认得路,赶紧进城吧。”李氏放下帘子,眼中神色淡淡,至少方媛就看不出她娘是不是生气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