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建业,大将军府。
当魏国出兵的消息,被加急送到了诸葛恪的手里,诸葛恪看完,首先召集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在大将军府议事。
商议完毕之后,四位辅政大臣连忙进宫面圣。
剧本和魏国朝堂的情况有惊人的相似。
先是魏国如何无能昏聩,再是我军如何威武霸气。最后是我军必胜,敌军必败的出征宣言。
剧情有些许不同的是。
魏国地大物博,而吴国偏安一偶,兵马比例不成正比。
据前线探子来报,紧魏国淮南一线的司马昭就领兵马十五万进逼东兴。其实孙亮知道,历史记载其实就是七万步骑。领兵出征的时候总会夸大一下兵马,来威慑敌人。就像曹操赤壁之战,号八十三万,其实也就是二十多万。
而现在的建业兵马只有六万,肯定不能全带走吧,总要留点拱卫京师吧。
以目前的国力对比,如果说魏国吊打吴蜀两国,肯定有些夸张,但是魏国的总体国力是要高于吴蜀两国的。
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口。
打仗是需要人的,魏国算上在户人口,屯田兵,豪门大族的佃户,隐匿的人口等等大概1200万左右,吴蜀两国加起来才700多万。(三国时期。屯田,佃户等不计算户籍的,故,算人口的时候要一起加上。)
人从出生到能够成为合格的兵员,最少也要到16岁,也就是16年。
不过孙亮知道,此战是必胜的,所以一点也不担心兵少的问题。
于是乎,诸葛恪领兵四万,救援东兴,这事就定下来了。
临出兵前,孙亮召见了丁奉。不为别的,只是因为丁奉才是这场战争的主角。
太初宫。
“拜见陛下。”丁奉首先行臣子之礼向孙亮说道。
“爱卿平身。”孙亮说道。
“大军出征在即,魏军号十五万大军,声势壮大,不知道将军此次出征可有退敌之策。”孙亮问道。
孙亮今天召见丁奉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抢功劳,树形象。
东兴之战能够胜利,多半的功劳都要归功于丁奉。后世对丁奉的功劳,用了五个字的评价“雪中奋短兵。”可见其勇。
“陛下,魏国三路并进,其中以司马昭的淮南一部为主力,虽号十五万大军,去掉民夫及附属,当不足十万。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