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的资源很多,多到把严默间一直提着的心、吊着的胆往下拉,拉回了原位。 尽管把范围精分到因式分解和函数,纷繁的内容还是不可避免地让人选择困难症发作。 这个来自xx学校绝密题库,不错,要了;那个是xx竞赛精选,好像也可以,记下;还有这个,xx名师呕心沥血之作,不能辜负,保留;再看那个,“三天成为数学家”,错过会后悔一辈子,笑纳…… 接受果然比拒绝简单。看着新建的文件夹里满布的文件,严默间感慨。 要在上课时倾文件夹相授,恐怕要调整到一天全上数学才够时间,这显然不现实,仍需筛选、筛选、再筛选。 不过,严默间暂时没执行“筛选”这一伟大任务的打算,他要先完成和某人的约定。 根据自己的理解,严默间把搜集到的题目由浅到深大概排了个序,从中抽出十道,放到一个word文档,看向快把手中的笔转上天的吴语潆:“吴老师,准备好没?” 看得出,吴老师态度是很端正的,面对文档,摊开草稿纸的时候,气势已大不一样,收起张扬和浮躁,停止了转笔。 显然,自称“对数学也有几分研究”的吴老师并非故作谦虚的狂妄之辈,挥笔疾书,在与草稿纸“唰唰唰”的交锋中,已将五道题轻松斩杀。 严默间并不意外。 正常来说,喜欢数学的人,往往数学也比较优异,但不一定是喜欢所以优异。 很难说清“喜欢”和“优异”的先后或者因果关系,也许先有“优异”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所以才“喜欢”。有点像鸡和蛋的关系,但没那么哲学。 在数学优异的人中,男生占比可能稍高,可严默间不会因此低估吴语潆的实力。当她说出“有几分研究”时,严默间就感受到了她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信,打好了苦战的预防针。 如果吴语潆在热身为主的前五题也要纠结半天,严默间反而要表示意外了。 第六第七应该也不成问题,后三题才是决胜关键。 决胜题:一道函数,两道因式分解。 吴语潆最后做出了八道题。严格来说,其实做出了九道,剩下一道因式分解找不到头绪。可惜的是,函数题虽然做了出来,因为考虑不周,是个残缺版的答案,全对的就只有八道了。 “吴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你没做对的两道题。” “先看这道因式分解。其实不是很难,你应该是太久没接触忘记了,只要用一下立方公式,就会变得简单……” “函数这题错得有点冤枉。解题过程很合理,最后求解也没什么问题,只是忽略了题目中函数式的分母。分母是个关于未知数x的乘式,其中一个因子就是x,因为分母不能为0,所以x不能为0,而你最后的解没把0排除……” “嗯嗯……”听着严默间的解释,吴语潆频频点头,其虚心和诚恳让好为人师的严默间老怀欣慰。 这份对学习的热忱无疑打动了麻木的看客,另一位数学老师吴易健也兴高采烈地加入了切磋行列。 刚遭遇挫折的吴语潆展现出强大的心理素质,没有退避,反而自告奋勇,客串出题者,选了十五道题出来。 这次是三个人一起做题,战况更加令人期待。 两位数学老师几乎同时完成题目,教化学的吴老师则再次折戟,依然有两道无法完成。 “吴语潆老师……”一再打击吴语潆的信心,虽非罪魁祸首,严默间也实在不太好意思,斟酌着怎样措辞才更合适。 “严老师,请叫我吴同学。”吴语潆打断了严默间的思考,指指吴易健,“这位才是吴老师,我还得向两位老师学习。” 既然当事人都看开了,词穷的严老师也没想不开自找烦恼,继续备课。 倒是吴老师寂寞了。 “严老师,在备课呢?”这是寂寞的吴老师热情洋溢的问候。 “是啊。吴老师备好了?”这是礼节性的随口回复。 “没有没有,我就是想和严老师就这事打个商量。”热情的温度感觉可以在脸上煎个鸡蛋。 “嗯,吴老师你说。” “严老师,我们上课的时间都一样,对吧?” “是没错,所以呢?”这吴易健,说话吞吞吐吐的,严默间好想拿根棍子撑起他的嘴巴,把所有话都掏出来。 “刚才,我们都见识过严老师的实力了,数学造诣深厚……” 严默间停下了备课。迷汤一碗碗,不要钱地灌,吴易健同志,所谋非小啊。 “备课质量肯定靠谱。”吴易健终于兜到正题,“所以,我想直接借用严老师的课件。” 借用课件,自己不用备课,脑细胞可以少死好多,同样的课程,如果一班同学有意见,另一班反之,则可归咎为学生个人问题,吴易健的算盘打得不错。 对比吴易健的精明,小学珠算口诀都没背好的严默间觉得好生惭愧。 惭愧归惭愧,严默间并不反对这样一个建议。 首先,工作量没增加,该备课还是得备课。 其次,课件的使用面增加了,劳动成果得到了肯定。 再次,只是提供复制粘贴的举手之劳,就可以卖个人情,不亏,还有赚了。 严默间的犹豫只是因为不甘心。虽说工作量没增加,但原有的工作量也是实打实的,简简单单就拱手送人,显得太廉价了。 看严默间还在犹豫,吴易健加了把火:“严老师,教室是没网络的,要把课件拿到教室,需要用到优盘,我这刚好有一个。上课前我先拿到二班,再拿去一班,你看如何?” 这是个优盘常见于电子产品爱好者之手的时代,在普通人眼里,优盘仍是个稀罕物。 严默间没考虑过课件的转移问题,也不是真的想通过一个课件谋取什么利益,吴易健帮忙解决了前者,也不好意思再扭捏,点头同意。 剩下的工作就是理清思路,把搜集到的题目系统地整合到讲义中,尽量深入浅出,力争有趣。 制作PPT最大的难点是数学符号的输入。找到的题目有很多是图片,如果直接放到PPT,清晰度太低,要考虑手打,但许多符号是不能直接在键盘上找到的。例如,根号、幂函数、指数等等。 一问周围十二个高材生,都是两手一摊,一脸懵逼,零作用。 严默间只能继续求助万能的网络。天幸这PPT方面的问题不属于万一,顺利找到解答。 课件基本完成,只有课程内容,略显单调,严默间想了想,在文字中加入挚爱的“洋葱头”系列表情。 有了调皮可爱的洋葱头担当形象代言,这无聊的课件果然顺眼多了。 严默间把完成的课件反复看了几遍,尤其是眨巴着大眼睛的葱哥和葱妹,很是满意:就算有什么小错误,应该也会被洋葱头转移注意,这下安全了吧?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