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仍然继续做馅馒头。
到了巳时收工后,下午她便换了身粗布麻衣去外面溜达一圈,跟邻居们联络联络感情,顺便问一下这附近有没有人想要将自家的店转让的消息。
可问了三五日,都没有找到拥有合适地段和价格的商铺。
不是离得偏了,就是租赁价格太贵不划算。
而这些时日起早贪黑,疯狂批发馅馒头,到手的钱也总共才有十五贯左右。
在附近租赁一家小店的念头不得不打消了,她将目光转向了现在住的这套宅子。
这套房是个带小院的两层阁楼住宅,一楼两间屋,二楼也是两间屋子。
屋子虽然不多,但一楼的里厅还挺宽敞,若是能够改造扩张修整一番,也能弄出不错的店面来。
只是……
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这套宅子,也是租赁的。
地契不在武大郎手中,根本没有改造的权利!
若是想整改成隔壁茶馆那类的小店,除非将这套宅子买下来。
而这套宅子的价格是多少呢?
托人问了这套宅子的真正主人,然后发现……
这套宅子的价格实在感人!
最少需要一百二十贯钱!
待问到这个价格,让潘玥着实吓了一跳。
她每日起早贪黑地做各类馒头,还是在花了心思大规模推广之后,到了今日才堪堪赚到了十五贯钱!
其实,如果按照如今这种速度,若是不着急买房的话,不超过一个季度也能够攒足钱了。
只是她可不会逗留这么久,仅仅是为了给武大郎赚钱买房子。
这些日子在她的威逼利诱下,武大郎委委屈屈地学会了各种馅的做法,又在她的“淳淳教诲”下发誓,绝不对外人说破半分关于馅料的做法。
武大郎虽然长得不高,但是不傻。
这么多天也渐渐明白过来,他家馅馒头卖的比别人多,关键就在于馅的配料上。
又将目光放到了二楼床底放着的那个小嫁妆妆奁,清点了一下里面还算值钱的玩意,比如珍珠和银簪子,拿了出来抽了个空去外面典当铺当了。
珍珠成色不好,可能是放的久了,都有些发黄,个头还小。银簪子样式也不出彩,一共勉强当了十两。
除此之外,她手里还留着大哥给她捎过来的一锭十两银子。
北宋宋徽宗年间,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来两贯钱。
没办法,这个时期物价膨胀,已经不是一两白银换一贯钱的时代了……
现在她手里,一共有五十五贯钱了。
也就是说……
还有六十五贯钱的大空缺!
等等!
她为啥非要偏执于买房来着??
可能……
想在临走前,给武大郎留下一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心理补偿费”吧……
又或者是……“赡养费”??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