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跟小老虎讲蔬菜的美味,吃饱了撑的。
搜了圈厨房,屋内多了些羊肚菌、黑松露、姬松茸、鸡油黄、黑皮鸡枞、金耳几样菇类,一筐子杨桃并柑桔、枇杷,还有十来只死翘翘的麻雀。
做熟的吃食除了包子,一些松花糖紫苏梅之类用来待客的果脯蜜糖都没了,估计大早上黑水涯的小妖们来过了。
胡安安心想,晚间可用麻雀做雪菜雀胗,炸铃铛,南瓜蒸禾花雀三道菜,也好叫大伙吃个新鲜。
再来道松茸银鱼羹,耗油鸡枞菌,姬松茸炖白菜肉圆,佐以香露饭。
思量间,拿出油纸包了五个菜包子,又取了罐自己做的虾油,胡安安这才打前头去。
风大雪大,冷得人直打哆嗦。火炉生的再旺,仍感觉不够。
到底是上了年纪。
李大娘烤着火,捶着腿感慨。
说是上了年纪,她今年离四十还将将差两岁。
放在后世,也不过才到壮年。有那晚婚的,或许孩子才牙牙学语,而她十三嫁人十岁生崽,而今已为人祖母。
环境、社会,各方面综合,此时少有长寿者,所谓五十知天命,由是而。
李大娘扭头四下打量。
店里,窗明几净,不见一丝尘埃。八张实木长桌靠着两边墙整齐排列。角落里,柜台上,甚至连墙上,都摆放着些碧绿花草。瞧着,与旁处有些不一般,具体哪里又说不上来。
李大娘是个粗人,说不来文艺话,就觉得好看。
她左右看看,张嘴,欲说些什么。
熊吉可不爱唠叨,端了凳子,送上吃食,自觉已经招待过,就回到柜台前,趴在那吃胡安安特意为他做的点心——蜜三刀。
他就爱吃口甜的,特别是蜂蜜。
蜜三刀,虽有个蜜字,却是用饴糖制成的。
颜色浆亮不粘,味道香甜绵软,很得他欢喜。
抓一个,咬一口,满是惬意。
李大娘莫名觉得此时最好别打搅,枯坐着,又有些难受,捡了块玉柱糖丢嘴里,扭头看外边,打发打发时间。
嚼了嚼,当真是香,也不知元娘是怎么做的。
还有那荷花酥,她瞧着挺好,都舍不得吃,想着待会问问,那不能带回去给她那孙儿尝尝。
不多时,胡家姐弟一前一后步入店里。
“劳大娘久等,刚在后头忙活,没能走开。”胡安安笑意盈盈,提着篮子进了门,“蒸了点素包,听团团言您来了,正好尝尝味。”
言笑间抢走了两只虎崽的功劳,将自己大饷午仍困守床榻的事,悄然隐去。
这年头的人可不兴睡懒觉一说,赶着早趟就忙活开了。日上三竿才起的懒婆娘,那可是要被街里邻坊指指点点,当笑话看。
胡安安原是不惧这些,只是时人重名,哪管她手艺再好,名声一差,可就没人肯进她家店门。
再想利用店铺打听消息,唯有换个地去。
“还有这个,我自己熬的油,用来拌菜或者制卤味都不错。”
以前要用什么调料,去趟超市就可以了。现在么,寻常的醋油好办,特殊点的想买都没地,都是胡安安自己制作。
这虾油,就是她根据古方新尝试的。
原本以为,虾油,就是用虾榨出来的油。看了方子才知,其实它用新鲜虾为原料,经腌渍、发酵、熬炼后得到的一种味道极为鲜美的汁液。
制作的工艺较为复杂,前期要将小虾放在陶瓷缸日晒夜露两天后,开始撒盐搅动,早晚各一次,此过程需1个月左右。待得缸中液面上层出现一层清油时,便可开始熬炼。
她初次尝试做的不多,最后所得为八小罐。
虾油在这时期也能算是珍贵物,倒可抵去果子狸的价值。
“哎呦,那怎么好意思呢。”李大娘赶紧推辞,自家的礼还没送出,哪有往里收的道理。丝毫没有怀疑胡安安的话。几个素包也就罢了,油,不拘哪一种,都是金贵物件。
“又不值什么大钱,收着吧。”胡安安不由分说塞过去,转问,“大娘可是有事?不拘什么尽管说,能搭上手的,元娘定不推辞。”
李大娘推不过,就收了,心道是个大方的,如能要来当儿媳再好不过。眯着眼笑出花,“也无甚大事,昨儿个我家妹子送来了些野物,道是我那妹夫上山猎的,予我尝尝鲜。旁的也就罢了,只一只果子狸,我哪会弄这个,又怕糟蹋了好物件。想着元娘手艺好的,就送来予你,如此也就不怕浪费了。”
“大娘若是不会做,元娘可厚着脸皮充当一次长师指点几番。这物毕竟是你家妹子一番心意,哪里好就吞了去。”胡安安摇头,坚决拒绝。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