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兵器
七人慢慢靠近废墟中心那根通天巨柱,宁之禅不安的望向周围的白骨,他总是疑心这些东西会忽然坐起来。
“这些兵器价值连城,我要是带一些回去……”
伸手从一堆骨架上拔起一根长矛,在手里掂量了掂量,浑如铁铸,大概三十斤的样子,要不是宁之禅天生体质异于常人,十一二岁根本不能一只手提起这把矛。矛尖红缨子早就风化的一根不剩,徒声缠绑红缨的金线绕在枪身。
几人见领头几位老人并没有异样,也纷纷钻进骷髅堆里寻找兵器。
金衣女孩从较远处找到一把薄薄的窄剑,看样子年头很久,但在日光下仍然散发着凛凛寒芒,有个男孩从近处掏出一根长棍,玄青色,极其沉重,轻轻在地上一杵震起片片尘埃,还有个壮硕黝黑的家伙找到一般青金大剑,捧在手里一脸欢喜。宁之禅不在乎这些兵器的名头,只觉得顺手即可,有些孩子就钻了牛角尖,一定要找到一把好兵器。就像白发的邵逸青,几乎扒开了一大片骨堆,找到一把有无数篆文的古朴长剑,剑尖由一块棱形玉钻组成,烨烨生辉,剑镡缀双环,环上有细细金叶纹路,剑柄缠绕着半腐朽的兽筋,煞是好看,邵逸青拿着在手里耍了两下,自语道:
“这把剑才配得上我。”
一位驼背老人回头指着那把剑说道:
“一剑玉垂牙,双环金坠叶,这把剑是羲帝的佩剑玉牙剑,剑尖是一颗很珍贵的宝石,非常人能驾驭。”
宁之禅一惊,这讨厌的家伙可算挖到宝了,一回头正见邵逸青对着自己手里的铁矛冷笑,宁之禅摇了摇头,端详着矛身,见三字:一点水
宁之禅骂了声晦气,这矛长的没有邵逸青的玉牙剑好看就罢了,名字还如此古怪!
老人呵呵一笑:
“得了好处还不知珍惜,一点水,梅雨酒,惊蛰雷,三把赫赫有名的破军矛你已经得了一把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宁之禅瞪大了眼睛,少时宁之禅经常去部族坊市听书,老先生讲过,五百年前传说的军中战神袁俶图因卷入萧墙事变,被篡位的南湘王以十万精兵围困虎牢关,杀的只剩四千弟兄,伍长以上武领将绝,袁俶图重伤,厮杀十天之后,逼上黄龙山,走投无路,袁俶图布下阵法,誓要厮杀到最后一人,那天风雨雷动,却吹不散满山血雨,光是力竭而死的就有数百,更不知亡于刀下的有多少,可知那一战的惨烈。待敌军杀上山头,袁俶图以泪扣祖,就要泣血而死的时候,山下一声长啸惊动了漫天云雨,三位霜白鬓眉老人联袂而来,屠三千军甲,万军中斩将屠首,救下袁俶图,后来袁俶图束发避世,成为道教护法,那时之后,三把长矛一战成名。这是著名的三矛上黄龙的典故。三把矛传了不知多少代,死在这的未必就是那几个老头之一。
宁之禅把玩着矛尾的厚重铜锭,心想,羲帝是历史上叫的上号的昏庸软弱的帝王,黄石公三赠锦囊都没有帮他扳回劣势,人挫成这样,剑能好的到哪去?不像咱手里的这把破军矛,杀过多少人!这么一想心里乐开了花,扭着鬼脸给邵逸青看,邵逸青不屑的哼了一声把脸转过去。
这一点宁之禅却想错了,羲帝的确是少有的笨人,但也是难得的勇夫,对他的描写中,“身俞九尺,面通火炭,性温毅,怒而杀人,喜奔袭破甲,稀世猛将之才也。”正因为其人过勇,自负非常,重武轻文,所以才对黄石公的锦囊不屑一顾,导致“基业难续百年。”
老人们在高塔面前停下了脚步,抬头仰望这跟擎天巨物,唏嘘道:
“十年前盛传西凉王是西北的擎天一柱,但在这等伟岸面前,不过凡人尔!”
那塔由青铜铸造,径不过十丈,往上延伸却不见有削减,直立也不知多高,塔身篆刻无数花纹,密密麻麻,一股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花纹深度不过两分,除此之外整座塔浑如一物。刺眼的阳光让他们看不清全貌。
邵逸青长大了嘴,仰望着如此庞大的青铜塔,喃喃道:
“这根本不可能!现在能做出来的最大的青铜器也不过是祭祀鼎、食鼎和铜钟,这么大的东西……是不可能被铸造出来的……没有模具能浇筑这么大的东西,就算掏空一座山也不可能……”
金衣女孩沉思了一会说:
“要是以地面为模具,往下挖,再浇筑……”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