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在小会议室里
猫剧团现在的定期活动变成了剧本品鉴,地点则是在儿童住院楼的小会议室。陈医生算好活动的时间,到儿童住院楼来找他们,他觉得这种消息还是当面宣布给大家比较好。
和他们之前排练用的大会议室相比,这间小会议室就简陋多了。首先会议室的位置在半地下那一层,只有两个三十公分的窗户,紧挨着水房,屋里潮湿,而且经常能听见隔壁水房打水的声音。其次这间会议室面积不大,也没有投影仪和像样的桌子,倒是有一块黑板,椅子则是扶手上带一段木板的那种木头椅子,可以在上面写字。唯一的好处是这间会议室在儿童住院楼里,现在是冬天,小演员们集合活动的时候不用路过外面的操场,防止生病。而且这间小会议室本来也没有人用,陈医生发现,范思琪把屋子后面的一个角落开辟出来放剧团的杂物,几个纸箱子堆得整整齐齐,还把已经绣好的猫剧团团旗挂在了会议室后面,一看她就经常待在这里,几件缝了一半的戏服也在后面摊着。
所谓剧本品鉴,就是团长范思琪带着一群小孩子读剧本,旨在教大家认字,每周一次。今天念的是儿童剧《白雪公主》,但是这个剧本对于不怎么认字的孩子们来说太难了,对于识字的孩子们来说又没什么可学的。而且范思琪自己是沉默寡言的类型,她说话声音偏小,而且也不怎么懂戏剧,她就只是按照剧本上写的念,叫她讲解剧本或者现场表演一段也做不到。所以就只剩下两个新会员了。
陈医生想起之前,他还给猫剧团做了个招新的箱子放在护士站,《三只小猫》第一次演出成功的时候,那箱子里至少收到了四五十封信,现在只有两个人了吗?原来的演员里面今天也只有孟雅、范知新和范立勇来参加活动。
看到陈医生来了,范思琪主动给他搬了把椅子,让他坐在最前面,陈医生摆摆手,自己主动拉着椅子到最后面坐下。他观察了一会儿,发现屋里这些孩子,每个和每个都有所不同。
范立勇是真的来认字的,他听得很认真,他右手有些肌肉萎缩不好握笔,只能像握一个拳头那样握着铅笔进行书写,他写得很慢但是很认真。孟雅只是来陪范思琪,顺便认几个字,不过她记性一向特别好,范思琪问她问题都答的上。
两个新来的孩子他也都认识,一个是范知新的室友戴璠,今年十岁,身材矮小,因为脊柱疾病的原因,左腿比右腿细很多,即使穿着裤子也很明显。不过她能自己走路,看起来今天是她推着范知新来参加活动的。陈医生来之前,戴璠和范知新明显在下面开小差。陈医生来了之后,两个人都装作听讲的样子,但是陈医生坐的位置,正好能看见她们之前在剧本上用铅笔画的小人,他摇摇头没说什么。
另一个新来的孩子是刘楷瑞?,他只有六岁,病是脊柱侧弯但状况比较轻,目前穿上衣服从外面只能看出来两个肩膀不一样高。他现在在医院接受的是器械的保守治疗,没有做手术所以没有住院。他是家长给他报了名之后,每周按时从家里把他送来,权当是报了一个课外班。但是他才六岁,在外面的话也只是上幼儿园大班,所以识字什么的完全没兴趣,加上他又十分好动,不一会儿就搞出一点怪声。好在其他孩子们和他年纪差的较大,完全不搭理他。
范思琪站在黑板前面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好像在教三字经那样给大家念剧本,偶尔提问,效果十分不好。陈医生发现她多少还是有备课,有些生僻的字她也没有念错,活动结束后,陈医生发现她的剧本上果然标注了不少拼音。
范思琪把剧本念完,告诉大家今天活动结束了。陈医生心里想,是够无聊的,难怪孩子们都跑了,但是范思琪自己都因为残疾的原因没有正经去过学校,能教成这样估计已经是尽最大努力了。
陈医生站起来跟大家说:“大家等一下,我说一个消息,疗养院打算派猫剧团参加今年街道的联欢,时间是大年二十五,要去外面的礼堂,还演《三只小猫》,并且下周开始恢复彩排,地点也换成原来的大会议室。没来的小演员大家转告一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