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冯慧兰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二天一早,冯慧兰就踏着积雪来到疗养院的单人病房找成鑫,正好碰到陈医生在这里查房。她今天还是穿着那件挺老式的深灰色羽绒服,下面是灰色的运动裤加上黑色的棉鞋,头上戴着一个老式的黑色毛线帽子,围着一条暗红色的围巾,整个人还是那么严肃。成鑫看见她有些诧异,倒是陈医生觉得冯阿姨出现在疗养院的任何地方都不奇怪,自然地和她打了招呼。
成鑫的病房里有沙发,但是是在比较靠近窗户的这边,进来的话要经过查房的医生团。冯阿姨还是习惯性地站在病房门口,这让成鑫想起了自己高中的班主任,不免有些紧张。等成鑫的治疗告一段落之后,其他医生都走了,她拦下陈医生,上前说道:“成导,陈医生,我有个不情之请,《三只小猫》的观众能不能不要局限于这个疗养院里的病人和家属,你们这部剧排得太好了,我想让更多人看到这部音乐剧,因为大家都很关心这些孩子。”
陈医生有些为难,他委婉地回绝道:“冯阿姨,您也知道,现在是冬天,又下了雪,也不能让孩子们在操场上演出。我们疗养院的场地有限,最后八成就是在大会议室演出了。那个场地能坐多少人,您也心里有数。而且我们原计划是在圣诞前夜的晚饭后演出,疗养院又十分偏远,估计大部分志愿者都不方便。”
“我主要想组织孤儿院的工作人员来看演出,”冯慧兰特意强调,“就是那些被孤儿院养大又回到孤儿院工作的人。”
这理由硬的让人无法拒绝,陈医生想了想,这些人平时也经常出入医院,总来帮忙做事,也算是自己人。于是两个人开始商量各种细节,包括邀请人的人数和名单,要不要发门票,如何让医院领导同意,时间上如何安排,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基本上是陈医生发问,冯阿姨解答。
成鑫在旁边听着,只要冯慧兰在,问题的解决似乎都很轻松,比如演出当天大会议室的座椅可能会不够的问题,冯阿姨就提出来可以让来看演出的孤儿院员工自带板凳,他们只要在会议室的地面上提前画出来线,留出走路的位置就好。因为那个大会议室可以开电话会议,他们还讨论了一会儿向孤儿院现场转播的可能性,孤儿院有个别人捐赠的大电视,正好可以给那边的孩子们看,不过商量了一会儿这个方案被否决了。之后医院领导也决定交由冯阿姨去搞定,因为冯慧兰和院长的老婆关系特别好。
成鑫发现,冯阿姨特别会利用其他人的主观能动性,她信任别人,也被别人信任。这么一比,成鑫对他人的领导就缺乏这种信任,他总是事无巨细地全部亲自操心。这在猫剧团因为是面对的是未成年人,所以还好,他怎么操心都不为过。但是以前工作中面对成年人的时候,他也是要求别人完全听自己的,结果搞得大家都很累。比如成鑫要是组织罗曼剧团的演员们出去观摩,哪怕是露天演出,他也不敢让大家自己去、自带板凳,一定是要在剧院集合,带上剧团准备好的板凳,由剧院出车一起去。因为,成鑫担心,万一有人因为骑车上班不好带板凳不肯来了怎么办?板凳忘了带又怎么办?但是现在仔细想一下,都是成年人了,不肯来就直说不肯来,忘了带就站着呗,自己承担后果就好。他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其实也只要做好组织工作就好。
想想以前的自己,连自家演员在自助餐上夹什么菜都要管,实在是太不信任她们了。
和陈医生商量的差不多了,冯慧兰问成鑫:“你这边还有什么困难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