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士颂这才回过神,看看太阳,还有至少一个时辰才天黑,怎么这么早就要扎营?士颂这才想起来古代行军扎营极其复杂,而且不可小视。光是士颂这个不怎么懂军事的人也知道官渡之战和夷陵之战中大营发挥了极其关键的作用。

建安五年十月,官渡之战中袁绍令淳于琼率兵万人护送粮草,屯积在故市和乌巢。曹操听从投诚的许攸的建议,留曹洪、荀攸守营垒,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冒用袁军旗号,人衔枚马缚口,各带柴草一束,利用夜暗走小路偷袭乌巢。袁绍获知曹操袭击乌巢,派轻骑救援,又命令张郃、高览率重兵猛攻曹军大营。可曹营坚固,攻打不下,反而是乌巢先被攻破。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于是投降曹操。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七万余人。自此以后,曹操便在北方再无堪战之敌了。

而历史上的夷陵之战,刘备于公元222年二月亲率主力从秭归进抵猇亭,在吴军扼守要地、坚不出战的情况下,蜀军不得已乃在巫峡、建平(今四川巫山北)至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僵持到酷暑难耐的六月,刘备将水军舍舟转移到陆地上,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却被陆逊抓住机会。决战开始后,陆逊即命令吴军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袭蜀军营寨,顺风放火,蜀军大乱。陆逊乘势发起反攻,最后蜀军将领张南、冯习及土著部族首领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卸甲投降,就是刘备最后还是依赖驿站人员焚烧溃兵所弃的装备堵塞山道,才得以摆脱追兵,逃入白帝城,最后托孤于此。

曹操大营坚固,没有被袁绍攻破,若是曹操大营被攻破,张郃和高览未必会投降曹操,即便袁绍粮草被烧,但袁绍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必然在之后的战争中占据优势。而刘备的大营却被火烧数百里,最后仅以身免,托孤于白帝城。一个大胜,一个大败,历史的教训再加上临走前赵忠也提醒自己安营扎寨要小心,士颂不能不更加谨慎了。

要说历史上最会扎营的,士颂首先想起的便是那“结硬寨,打呆仗”的湘军。清朝湘军的战略,强调先求立于不败之地,然后才能乘隙致人而不致于人。因此,湘军扎营仿效太平军筑营之术,“凡军行所至,筑垒如城,掘壕如川,坚深无匹”。士颂还大致记得湘军扎营的几条规矩,便将四位队率召开商议,最终定下来《扎营守则》,大致便是选位置不能选低洼潮湿容易被水淹了的地方;不能选四面平坦的地方,容易四面受敌;不能选周围有比扎营处更高的高地,容易被人从高处打击。扎营的地方必须是顶上宽阔,周围陡峻,背山面水。至于具体的扎营办法,便仍仿照湘军,周围设三道防线,分别是土墙、壕沟和栅栏。最后在三道防线中设置梅花坑等陷阱。最后,士颂还和四位队率确定了哨兵的设置和轮班方式。士颂还在守则中加入了主将下一级的军官轮流值班,检查放哨,以防不测,这是从军训营每晚都有值班连长学来的。

扎好营后,士颂躺在中军大帐内,却仿佛没有了信心,总是怕自己扎营出现什么疏漏。要知道,古代谋士貌似最喜偷营,有火攻、水淹、内贼,任何一种方式都可能使自己大败而归。士颂想想又安慰自己,不过是山中的寨子罢了,又不是曹操、诸葛亮和司马懿等人,父亲说的对,一群乌合之众罢了。

士颂又想想,其实谁天生会打仗,自己所谓的那些猛将所率的军队,不也大多是家丁护院出身的吗?而那些谋士,也不过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就连自己学习的湘军主帅曾国藩,不也之前没打过仗吗?自己好歹也是纵观两千年历史的人,有经历过几次军训,还上过军事理论的政治课,自己不会比他们差。不,自己应该比他们做得好才对。

士颂仿佛轻松了很多,便走出中军大帐,见士兵们此时已吃过晚饭,都在营中无所事事。士颂便把军官们都叫来,说:“我出征前就和你们说过,你们的职位只是代理的,若是识不得字,你们别想蒙混过关。你看看你们手下,都在干什么。不值班的士兵和军官全都给我组织认字去。

士颂见军营瞬间变成了一个学堂,非常得意,自己这可是一支有文化的军队,之后便可以变成一支真正的职业化军队。晚上,士颂梦见自己被陆逊打败,狼狈而逃,又梦见自己和孙权对阵,自己大胜,正在庆功。迷迷糊糊之中,士颂的梦境却突然被打断。士颂睁开眼睛,首先却被空气中浓重的臭味熏到,士颂大骂道:“谁在我这里拉屎不擦屁股?”

士颂骂骂囔囔,下床打开帐门,一股更加“舒爽”的气味迎面而来,士颂赶忙把脑袋缩进帐中,大叫在中军的周胜过来。士颂非得问清楚这到底是什么回事不可。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