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武
出得门来,海秦再次拜倒在戒痴脚下,请道:“承蒙大师替晚辈洗去冤屈,不胜感激!晚辈还有一事相求,望请大师务必应承!”
戒痴相扶海秦曰:“公子言重了,有事请讲。”
海秦跪地不起说:“大师如不应承,我就长跪不起。”
戒痴看着孩童性子的海秦,无奈曰:“只要贫僧能做到的事,我应允你就是了。”
海秦大喜道:“我祈求大师收我为徒,授我武功,好让我有朝一日报仇雪恨!”
戒痴微微皱眉道:“就算我应允教你武功,那也是为了匡扶正义,解人所苦,而不是滥报私仇,否则冤冤相报何时了?这般吧,你我也算有缘,只要你允诺我不寻报私仇、滥杀无辜,我便收你为徒。”
说罢盯着海秦,海秦思虑顷刻,问道:“假若恶人寻上门来,我该如何应付?”
戒痴曰道:“那则另论。如是奸宄,虽远必诛。不待他寻上门来,你合当奋勇为民除害!纵使奔波千里,跋山涉水,也不为过。”
海秦听罢,便正色允诺。随即,海秦行三叩九拜之见师礼,礼罢戒痴忙扶他起身。海秦拜师后喜不自胜,喜极而泣,戒痴忙从中抚慰一番,海秦这才平复。随后,师徒二人简单收拾一下,便一同前往保定真觉禅寺而去。
保定,又称上谷,地处太行山东麓,土地膏腴,谷稼殷积,商贾通达,实为燕赵之通都大邑。因其翊卫京师,元时寓其“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保定始得其名,素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真觉禅寺位于保定城北向十里,坐北朝南,建于宋宝庆三年,初抵佛寺,只见寺门门楣上嵌金花“真觉禅寺”横额,字体飘逸,十分显眼。进得山门,拾阶而上,只见山道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寺内庙筑重檐错落,勾心斗角,登上阁楼,便可俯瞰全城景致。
那戒痴回得山门,也不禀报寺院主持,也不登记造册,径直将海秦带至他的禅房。
海秦见师父房间虽为不宽,但素致雅静,不染一尘。内中置一茶桌,上放杯碗数几,桌旁数张竹凳。再及右侧,乃为一摆放文房四宝之桌,桌侧之墙上挂有卷轴书法,上书大大的“禅”字。那“禅”字笔画敛芒收尽,敦厚无比,犹如一个禅定之僧,海秦一时瞧得入神。
戒痴觉海秦见“禅”入境,甚为安欣,不忍骚扰。
海秦足踏千叶雪白莲花,腾云而起,直奔天廷之域。抵达天域,双目所见,来往仙者皆鹤发童颜,慈眉善目,神色适闲;双耳所闻,笙箫之器轻奏,皆为高山流水,令人无论日月。溘然,只见姗姗乘坐浮槎,循天而来,后有追兵无数,如狼似虎,姗姗尚不自知。海秦大慌,欲驰援姗姗,可是双足竟无力踏行,情急之下,他大喊一声:“姗妹快走!”此言一出,海秦脚下一空,从天庭落了下来。
海秦“啊”了一声,从梦中惊醒,大汗涔涔,内衣尽湿,见师父微笑站立,“禅”字巍巍高挂,房内物件一应俱在,方知自己刚才入了幻境。
戒痴见海秦前恬后恂,已知十之八九,自身坐于竹凳之上后便招呼海秦坐了下来。
坐定以后,戒痴问道:“方才见你面色波谲云诡,想必梦见忧恐之事?”海秦见师父问起,便将适才所梦之事讲予他听。
戒痴慰道:“你才经姗姗之事,心有念想,必有所梦,人之常情,不必介怀。”
见海秦犹在神伤,戒痴思量一番,交代海秦曰:“你我虽为师徒名分,但你也不必剃度,只为俗家弟子,你可知否?”
海秦惑问:“师父为何不准我入佛门?”
戒痴答道:“世人各人有各人的善缘,你无须多问,谨记便是。再有,入得寺庙,要懂得敛迹,遵守佛家约束,切不可为非作歹,知否?”海秦忙点头允诺。
原来戒痴不让海秦堕入法门,也自有他的道理:一来海秦年少,来日方长,俗缘未尽,自己断不能自作主张,让他擅入空门。再者他已允诺刘家庄众人要详察姗姗惨死真相,而自己又不能终日在外亲自访寻。假以时日,他料定海秦必成大器,到时海秦自然就是追寻元凶的不二之选。如若海秦目今出家,到时探寻真相就多有不便。正因顾及此念,戒痴才不让海秦出家。
戒痴见海秦虽武功平平,但却是练功的极佳架子。加之自己以前生性桀骜,喜欢独来独往,从不收弟子。随着年事已高,这才忧心自己的独创武功无人继承衣钵,颇为心急。今有缘碰见海秦,颇为耐心,从头教授海秦武功。
海秦数月未回临潼,怕张叔为自己担忧,便恳求师父派人去临潼报个平安,但涉于自己的行踪则隐去不提,以防生变。戒痴心想,此乃人之俗情,满口应承。
海秦于是就在寺庙后院住了下来,隐姓埋名,跟随师父学习武功。闲暇之余,也帮寺庙干点粗重活计,偶尔也跟随僧人修习功课。无聊之日,他也会去寺庙前院瞅瞅香客,或者毫无思绪地发呆。那戒痴年逾花甲,自由出入寺内,寺内众僧都对他十分敬重,无人拦阻,平日寺庙主持戒能也不怎么管他。
入寺头一个月的一个夜晚,师父检验海秦的马步之法。
海秦大惑不解道:“师父,马步之法为武学之入门,我十年之前已会,何须如此再习?”
戒痴也不言语,他让海秦双足张开,身体下蹲成马步之势,右掌在海秦背上一推,海秦即前扑倒地。海秦爬起后灰尘满脸,羞愧不已。
戒痴训道:“马步之法乃武学之根基,该当从头踏实练起,切记聊以塞责。”
海秦不敢多言,自此一切入门武功皆从头学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平地、山坡、碎石、木桩之上,海秦无不一一强加练习。一年之后,海秦扎定马步,戒痴用棍棒击打背、腿之处,海秦均岿然不动,戒痴始捻须嘉许。
第二年,戒痴教习海秦吐纳之道,正坐瞑目,调息握固。一年下来,无论风吹雨打、寒暑易节,海秦皆可气息平稳。戒痴偶发少狂,突然现身在海秦背后,尖叫恐吓,海秦泰然自若,气定神闲。
第三年,戒痴缝制两口布袋,粗若桶口,长约一尺,里面装满沙砾,每个约重五斤,绑于海秦双腿,昼夜不解。起先戒痴让海秦绑着沙袋疾行,海秦浑觉双足灌铅一样费力难迈。及至旬月,海秦便箭步如飞。戒痴见状,又缝制两个各约十斤的沙袋替换原先的沙袋绑缚,让海秦练习疾行、奔跑、转身、腾空、避闪、飞檐、走壁之法。半年时日,海秦取掉沙袋,腾挪跃纵,顿觉身轻如燕。戒痴见水到渠成,遂教授海秦腾挪云梯步的口诀、步法。整年之时,海秦已领略到腾挪云梯步之精髓,势如鲲鹏展翅,扶摇直上。纵如白鹤高飞,俯似雄鹰掠食,行若飞猱攀援,动以惊龙出海,变化莫测,飞跃自如。
第四年,戒痴师父把海秦叫到城外一处深约十丈许的断崖上,传他几句口诀后,乘海秦不备推其下崖。还好海秦学会吐纳、腾挪之法,下跌中敛住气神,双脚空中游动,这才仰面落地。饶是如此,等海秦站立,也已蓬头垢面,狼狈不堪。戒痴见此,颇为欣赏。
海秦甚喜,问道:“师父乃是检验我的腾挪之功吗?”
戒痴笑曰:“非也,非也。为师乃是教你保命之策。你须知强中更有强中手,如遇不测,腾挪之步无法施展之时,你要保全自己身体要紧,以免伤了筋骨,形同凡夫。今教你坠落保命之举,实为防患未然。”
海秦听罢,不再言语。戒痴便教他顺势翻腾、就软避硬、抱首护心、遮背圈腿之要领。经年练习之后,海秦从悬崖上落下,不曾借用腾挪之步,除擦破肌肤外,倒也能安然无恙,筋骨无损。
第五个年头的春日,有天夜晚,海秦正与师父在禅房切磋武艺,这时房门“吱”的一声被推开,随即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海秦正要起身相迎,师父却递个眼色,让他不要乱动。只见从房外进来一名僧人,身高六尺左右,虎背熊腰,白眉鹰眼。
甫一进门,来僧嚷道:“听说师弟收了一个伶俐的徒儿,我特来看看。”话音未落,只见九粒棋子散若梅花,朝海秦迎面飞来。海秦双手击地,飞身腾起,避开棋子,缓落站立,气色禅定。
来僧哈哈大笑道:“果然得师弟教导,身手如此了得。”
戒痴这才站起向来僧行礼道:“师兄过誉了。秦儿,还不向戒能师伯见礼?”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