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起六岁左右时,咨云从泊客寺里偷跑出来,弄得庵里吵吵嚷嚷,她回屋时见一间屋子的门槛上有些许湿泥和血迹,便从衣兜里掏出一颗鸡蛋大小的夜明珠,一手拿着它,一手推开门,往里走。
屋里一览无余,没有人。姜心走到床前,蹲下身子,把头靠在地上,向床底下看。一个小和尚捂着脑袋躲在床底下,血正从指缝中流出来,一脸惊恐地望着她。
那是姜心记忆中有关咨云的第一个画面。至于在那七天前对于咨云而言的初遇,姜心一点印象都没有,大概那个时候咨云还没进入过姜心的视野范围内。
姜心微微皱了皱眉,乍一看到这一幕有点骇人。姜心把夜明珠放在地上,然后出了屋,把门关上,就这么离开了。
“莫公子是如何与咨云相识的。”姜心把茶汤倒入闻香杯,正好七分满。然后双手奉给莫祈仁。莫祈仁有些愣住了,他未曾想过位比皇女的长宁郡主竟然双手奉茶给他。
等他回过神来,姜心已把闻香杯放在他的面前了。莫祈仁有些激动地对姜心行了个颔首礼,以示感谢。然后拿起闻香杯,一饮而尽。后来他才知道闻香杯中的茶汤不是直接喝的。
“我随刘大人去姜山关赈灾,机缘巧合认识了咨云,正巧他也要来安都,便一同前往了。”
姜心倒了杯茶汤到自己杯中,也用闻香杯一饮而尽。
“那霍瑛呢?”
“长宁郡主说得可是个姑娘?”
“是。”
“我与咨云在安都外的树林中,遇着个伤了脚的姑娘,就顺路将她送回安都了。这姑娘去年还与刘府的小公子有些瓜葛。”
“去年?当时你也在?”姜心有些吃惊地看着莫祈仁,她素来过目不忘,见过一面的她都记得,她肯定,当时冲出来拦她的人没有莫祈仁。
“郡主没有看见我,我一直在屋里。”
姜心细细打量着莫祈仁,他有口舌之才劝得姜山关富人捐银,又有度势之能不与刘斐争功,即便不善看人脸色,也不至于清贫如此。
“莫公子可有考取功名?”
“长宁郡主觉得我可会中榜?”莫祈仁苦笑了下,低着头看着桌上的空杯。
“三年一次会试,已是六年了。”
姜心看见莫祈仁红了眼眶,有些不忍。朝中权贵子弟入会试者百二十人,富商亲族百二十人,余十七八人天下争。再加上像姜心、赵陶这般祖上荫蔽的人,不需参加文举武举就可以有一官半职,要在安都做官,确是难矣。
“唉……”姜心叹了口气,她也没什么好说的,谁让她自己就是做歹的一份子。
“你莫要再去寻太子了,去找二皇子,他兴许能赏识你。”
“祈仁谢过郡主。”莫祈仁再是颔首,谢过姜心。姜心从手腕上脱下一个暖玉镯子,想了半晌,还是递给莫祈仁。
“你帮了姜山关的百姓,朝廷应当谢你。你若愿意,便拿着它去找二皇子,若不愿意,便搁着,当我一番歉意。”
“诺。”莫祈仁双手接过暖玉镯子,姜心看见有一滴眼泪从他粗糙的脸上划过。
这世间凄苦,莫过不公,可这不公从未停过。背井离乡,不锦衣华裳,如何得归?三尺剑,志士血。世路无穷,劳生有限。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