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这群西装革履的人正在会议室里讨论着如何用低价将潭沟村的地皮买下来,然后如何开发、如何利用。
潭沟村虽说只是个小村落,但在十五六年之前也算是个受大自然恩赐的美丽的小村庄。经过这个村庄的一条江河是它的生命之源。很多户人家都靠这条江河的水给鱼塘注入活水,用来养鱼养鸭;因为这条江河,这个村庄的地下水相当充足和干净。人们的生活虽算不上富足,但至少与大自然共生存同欢乐。
可是慢慢地,这条江河不知为何,开始变了颜色,有了臭腥味。河里的鱼儿也不知不觉都翻起了白肚漂在河面,时不时还有浓浓的白色泡沫漂浮在岸边。
人们的脸上也开始皱起眉头,因为这条江河已经无法给他们供给干净的活水了。原本还有计可生的人们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存受到了威胁,他们在寻求生路寻求帮助,而最终,这群头脑简单毫无公害的群体得到这个社会的关注却得不到帮助。
因为跟他们杠上的是一个有经济效益、税收充足的企业。
而这个企业十年前一言不发地剥夺了他们的生命之源后,在十年后却围在会议桌前讨论着如何剥夺他们的生命之本——土地。
“大家看,潭沟村其实是个风景不错的乡村。”曹秘书对着大荧屏向众股东解释着,“这块地皮我们一旦拿下来,上游的化工厂我们将计划关闭。这是我们为地产业做出的一个牺牲。”
“哈哈,没错。是个小小的牺牲!”吴狄友笑呵呵补充道,“十年前我没发现这块地原来是座风水宝地,确实是失策!前几个月我无意中看到报道上对潭沟村的航拍,一下子就来了兴趣!大家看看,这么一块风水宝地,被拿来种田,一年就收那几担米,实在是浪费!倘若这块地变成了这样,那价值才连城啊!”
曹秘书把画面切换到了布满别墅区的构建图上。
吴狄友刚刚所说的报道,其实是一村民通过媒体再次向吴氏集团发出的讨声。可悲的是,罪魁祸首的企业家吴狄友这一次并没有把声讨内容放在眼里,反而关注到了媒体航拍的潭沟村。
众股东看了,纷纷点赞赞同。
“我反对。”有个反对的声音。是吴狄仁,吴狄友的弟弟。
他激动地说道,“潭沟村这些年已经被企业的污水不合理排放污染得早已民怨四起。既然我们已被社会标榜为成功的企业,那么现在应该努力地去治理那里的环境,还给当地人们应有的生存环境,而不是变本加厉去剥夺他们的土地。”
有人驳回了他的观点:“我倒不认为这是剥夺他们的土地。我们又不是没有赔偿。就像你说的,既然那里已经受到了污染,如果让企业去治理,那将是个巨大的成本,我们图到了什么?所以还不如将土地买回来为己用,这样一来,即充分利用了土地又造福了当地的人们。于公于私都是利,一举两得!”
吴狄仁听到此,气愤地拍案而起:“治理因我们而起的污染,这是我们欠他们的,我们还怎敢奢求图到什么?潭沟村的人们祖祖辈辈都在那块地上扎根,你一句话就买来土地占为己有,还厚颜无耻地说是造福当地人们。你这样的思想还配得上是企业家吗?”
在场所有的人都怔住了。他们没想到集团董事长的弟弟竟然抱着跟他截然相反的理念。因为想要拥有潭沟村地皮的想法一开始就是吴狄友提出来的。
所以此时的吴狄友脸色并不好看。他深知自己的弟弟向来正义感十足,却很少在这么多大股东面前慷概激昂过。他的意见很正当,却一点颜面都没留给吴狄友,这让他感到十分地不快。
可是吴狄友没有多余地表态,这场非正式的股东大会也就不了了之。这是吴狄友自己心里早已打算好了,潭沟村的这块地非拿下不可。股东会议不过是个走过场而已,再说,赞同的人远远比反对的人多得多。所以吴狄仁的反对最终还是无效的。只是作为哥哥,他给了吴狄仁发言的机会也留给了他情面罢了。
会议后,吴狄仁用私人邮箱向美国发了份邮件。大致内容是讲了吴狄友还有其他股东对潭沟村所打的主意和自己对这个项目的看法。内容看起来就像是在写日记。
发送出去后,吴狄仁长叹了一口气,靠着椅子闭目养神起来。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