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突见有庭,庭中有石。石后有径,径欲曲。径转有巷,巷欲深。

青砖黛瓦,卵石铺砌,一条笔直而幽邃的巷子落在了脚下,光影流转,古蕴流淌。青灰色的墙外,绿荫如盖,白鸟忘机。

巷宽六尺,仅容两人并行。人行巷中,拂袖古意落,振衣商风悲。一如罗生堂下,离骚万年;又似双溪涧边,千秋一月。

林少心中惊奇:所谓灵物有神,灵器有道,一隅小巷,平凡古朴,从容若定,却厚重如史。不禁开口问道:“此巷何名?”。

江山脸上挂着淡淡的骄傲和温雅的微笑,肃然道:“六尺巷,古城风骨所在”

林少点头:“名为六尺,典出何故?”

江山道:“此地本无巷。数百年之前,古城张、吴两大家族邻里为宅,吴家建房之时无意占了张家一块地,张家不服,双方发生了纠纷,互不相让。吴家显赫,张家风流更甚,父子双宰相,一门六翰林,那时古城乃有‘相城’之称。张家有理有势,岂能吃了这闷亏,便写信给了在京城的张老宰相,希望有所决断。老宰相得知后,在家书上批诗四句: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山河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泰始皇。张家人接到书信后,深感愧疚,便毫不迟疑地让出了三尺地基。吴家见状,觉得张家有权有势,却不仗势欺人,被“宰相肚里能撑船”的大度所感动,于是也效仿张家向后退让了三尺地基。各让三尺,始成此巷。巷宽六尺,人宽百年”。

林少闻言不仅叹道:“让他三尺又何妨!让他三尺又何妨!老宰相好气魄啊,我辈高山仰止”。突又笑问一声:“山河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泰始皇。此句何解啊?”,江山一愣,觉得以林少的学识不应有此简陋之问,当下道:“三皇治世,五帝分伦,皆是上古传说。泰皇,乃三皇之首,因始定山河之功,又尊泰始皇。所谓封禅泰山,便是效仿泰皇之贤。化用此典,乃意寓人世百年,功过与否,皆是过眼云烟,何必执于一物所困”。林少闻言嘿然,不置与否,心中却暗道:“老宰相身居要位者,果然还是知晓一些机密要闻,不经意间便流露了出来”。

小巷不长,约三十三、四丈,片刻便走到了尽头。一座汉白玉牌坊当口而立,上刻“礼让”两字,江山高指两字道:“六尺巷,赐予了古城礼让魂,文庙,赋予了古城丹青魄。古城,古城,《周书·周祝》有言:天为古。若无魂魄怎呼天,如缺肝胆何做人?”

走出六尺巷,江山犹自絮絮叨叨讲着大道理。郭芒不耐烦道:“差不多得了,没看到外面都打成一团了,还礼让呢,还丹青呢,还魂魄呢,老子现在还吓地魂飞魄散,别整这没用的,四处瞅着点,被人堵了老子第一个把你礼让出去”

江山脑袋一搭,顿时萎了,一语不发,连连叹气。几人跟在李慢慢后面,穿街过巷,出了街口,竟是一广庭,广庭宽阔,人头攒动,声语喧嚷。

江山一哆嗦,问道:“跑这来干什么,菜市口、坊市都在附近,古城最繁华的地方,现在也必然是最乱的地方”

李慢慢指着旁边正对着广庭的一座小木楼,楼连院落,深深几许,道:“回家啊”。

郭芒傻眼道:“我操,土豪别野啊”

江山也楞了:“一环内贵族啊”

林少差点哭了:“我就吹个牛逼,你玩真的啊”

李慢慢推门入院,院中苍松傲睨,蓊以杂木,冷绿万顷。隔断繁华,中隐于市。北墙临街,墙内砌石花栏,栏前草木百余本,错杂莳之,浓淡疏密,有如临立画中。

就连眼光一向挑剔的林少观目四望之下,也是频频颔首,暗赞格调横姿,清旷超俗。趴着郭芒肩膀笑问:“喂,穷货,你也能交上这般土豪朋友,真是奇载”,郭芒飞起一脚,林少嘻嘻一笑躲开。李慢慢回头淡然道:“我交朋友不在乎他有钱没钱,反正都没有我有钱”,一副天经地义纨绔样,让人咬牙切齿。

再走几步,院连平庭,庭侧有径,直入后院。一座三层楼阁矗立当中,木窗雕花,青松拂檐,比之道德楼,高自不及,精巧匠心之处,又远胜之。看地江山咂舌不已,郭芒是个混人,对典雅之景向来不放心上,抠着鼻子道:“这就是你狗窝?”。

一语落音,阁楼中跑出一只棕白相间的大狗,直扑到李慢慢身上,伸出舌头便往脸上舔。郭芒吓了一跳:“我操,真是狗窝啊”。李慢慢一个背摔,大狗赖在地上,两只爪子抓着李慢慢衣袖开心嬉闹,李慢慢摸摸它脑袋,轻声道:“可可,出去玩吧”,那狗原地一个翻滚,把粘在毛上的灰尘故意往李慢慢身上蹭了蹭,吐着舌头从庭径往后院去了。

林少道:“这不是贪狼国的品种,是披雪州的雪犬”,李慢慢点点头:“大约是长地像狼吧,便被人说为贪狼国品种,指鹿为马之事,也不新鲜”。

几人鱼贯而入,正中堂厅,阔达明亮,高悬“迎客”,低窗连外竹棚,密宝襄盖。右设书房,门列松桧盆景,隐见“藏书”二字,屋中长桌古砚,古铜水注,无一不齐。壁间悬壁瓶,四时插花。至于砚屏、笔格、水滴、古画等玩耍之物,亦是琳琅满目。

郭芒一屁股坐到黄花梨梳背椅上,往后靠了靠,顿感硬地慌,斜卧在当中,两脚架到面前的红木长案上,方觉舒爽。江山溜达进了书房,小心翼翼四下摸摸,心生羡慕之情。再观三面书架,更添惭愧,相比于自己一屋凌乱,起居皆在其中,犹如瓦釜与黄钟之别。经、子置于一架,史、集置于一架,丝带束之,雅洁清目。江山随手抽起一册,翻上几页,竟发现书页破旧不堪,边角起毛,其间龙飞凤舞,多有批注,心中感叹:与李慢慢相识多年,他平日少言寡语,低调沉闷,只知其妙手丹青,画工了得,却不想亦是通读诗书之人。

林少也在书房溜了一圈便出去了,漫步厅堂,把玩各类小物件,越看心下越惊讶:这李慢慢品味之高,就是帝都那些附庸风雅的纨绔子弟也多有不及,各种奇石怪玉、兰草盆景、古玩旧物,有些连林少也辨识不得。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