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镇里一直未曾传过沈书懿和曲云沈家的关系,四岁红便顺势说他是故友遗子,瞧着可怜念及旧情才破例收了他做徒弟。
因此在崔玉儿眼里他和那些为求光鲜而学戏的少年没什么两样,虽然日后可能身价千金,但总归是属于世道中的可怜人。
沈书懿不是个需要同情的人,这种话她也开不了口,只是觉得每次把这个少年和戏子的身份放在一起便觉得别扭,这么俊俏的人以后若是沉沦了该是多么可惜。
几番深思不由得轻声叹息。
沈书懿刚饱了口欲,听到这一声侧目看去,小姑娘脸上又是踌躇又是难过,也不晓得想到了什么。
“叹什么气呀?”他问道,“小小年纪就这么多愁,小心白了头。”
崔玉儿忙摇头,指了指他通红的手掌心。
“我可没愁,该愁的是你才对。”她说道,“又偷跑出来,小心还要挨手板。”
沈书懿可是不担心这事的,一则是出来了当然是先玩好,二来临近清明他也该早些回家准备,这事四岁红也是知道的,而且他早就该回去了。
最重要的是一个下午他可排不出《醉杨妃》来,晚上若回去一顿打是跑不掉的。
不如先玩,玩好了坐马车回曲云去,等过了清明,四岁红差不多没那么气的时候再回红院,岂不是一举多得!
心里早有了好计谋所以一点也不愁。
“管他呢,我好不容易翻墙出来一遭,挨罚是肯定的了,不如先吃好喝好玩好再说。”他笑嘻嘻地道。
这幅自暴自弃的样子,崔玉儿觉得他甚是无可救药。
“我看你这辈子都等不到登台的那一天了。”一句玩笑话,歪打正着的道出了事实。
沈书懿有恃无恐,笑得极其得意。刚要回嘴,却一顿。
早上刚刚停歇的雨这时候突然又稀稀落落的打下来,正打断了他的话头,他一瞧,两个人都没带伞。
“你出来做什么的?”他问道。
崔玉儿正仰头望天,这时候天气阴晴不定的,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变成倾盆大雨。
“我娘让我买些盐回去。”她也有些发愁,“我这还没来得及买呢!”
沈书懿哭笑不得。
“我以为你闲着,盐还没买你就这么坐下和我聊上了?”他说道。
崔玉儿早慌张的站起身,又有些犹豫,到盐商还有些距离,这中间,或者回去的时候雨突然大起来怎么办?
还真是,“美色”误人呀。
“真倒霉,谁晓得这又要下起雨来。”她急道。
沈书懿垂眼看了看那碗倒了还没喝的水,伸出指尖点了一点。
“臭丫头,你额头上脏了一块知不知道?”他笑道。
小姑娘一怔,她当然不知道。忍不住伸手去抹,却被沈书懿拉住了。
“下次出门可要记得照照镜子。”他用那只沾了水的手指轻轻点在小姑娘的额头上,嘴里歪话不停:“都快到嫁人的年纪了,还这么脏兮兮的,小心以后嫁不出去。”
崔玉儿只觉得额头上清凉片刻,稍一愣神间那只手便已经离开了,等察觉到少年做了什么时,一张脸顿时比那戏服红得还厉害。
“你……我又不嫁你,管那么多做甚!”一句话说得慌慌张张,说完又开始后悔,这是哪跟哪呀,怎么就扯到了要嫁给他呢?阿娘最不喜欢做戏子的男子呀……
越想越不对了,小姑娘心里咚咚响得厉害。
沈书懿咧嘴笑,边从怀里拿出几个子放到碗下。
“保不准一会雨就大了,我替你买盐,晚点给你送过去如何?”他说道。
崔玉儿有些犹豫,她心里其实蛮期待的。
“怎的怕我跑了?”沈书懿笑道:“不用你的钱,等我送盐过去管崔婶要就是了。你快些跑吧,这个天气淋了雨又得病上几天。”
说完道一句回见,沈书懿就往街东跑去,天色阴沉,说不定真有大雨呢。
崔玉儿还怔怔的站在原地,等那鲜红的身影彻底消失在人群里,雨点才把她浇醒过来。
老天爷实在是禁不住念叨,沈书懿一路紧赶慢赶,好不容易买到了盐,回去的路才走了一半当真就下起了瓢泼大雨。
街上的人几息之间就散得只剩下三三两两,沈书懿沿着房檐走了几步也走不动了,雨势颇大,溅得他衣领袖口都是,装盐的只是布袋,受不得湿,他便脱下外面红艳艳的戏服把盐袋裹得严严实实的举在头顶,打算等雨小些再走。
不曾想,这一等小半个时辰过去雨势还依旧,沈书懿早举得累了干脆放在头上顶着,他跑出来时带了帽子,这样编了头发也看不出他没剃发。帽子中间有一点尖,匝紧袋口顶着正合适。
春雨萧索,仿佛带着烟气袅袅,沈书懿闲来胡思乱想,嘴中慢慢哼起来。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