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白衣门要连这点消息都打探不到,谈什么天下第一大门派?”

“是,门主。”刘彻说。

刘彻命令众人退出湖心小筑,回岸边等候。张先生一笑说道:“白衣门天下第一大门派,杀个人何须偷偷摸摸?”

丫头们此时也摆上酒菜,生起炉子,烧水温酒。奶奶命她下去候着,这湖心小筑上边只要奶奶、张子房、刘彻三人,坐在一块儿吃饭喝酒。

奶奶客气地自己招呼客人,自己温酒,倒酒。

刘彻看着一桌精巧的菜说道:“没想到,白衣门连饭菜做得如此精巧,门中厨师,怕是庖丁之后吧?”奶奶回道:“不敢,都是孩子们想着做出来的。因当下是国丧期,只得用这些素食招待陛下了。”

刘彻说道:“奶奶既已知我是皇帝,便不与奶奶谈论酒菜的事,我想请奶奶为出山。”

奶奶呵呵一下,吃菜,没有理睬皇帝。此时的刘彻不过十六岁,虽然长得出一副成年男子的模样,却也还是少年的心肠。见奶奶不为理会他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张子房说道:“陛下莫怪,我大汉一向信奉黄老之道,老子曾经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先帝看过贾谊的《论治安策》,说到我大汉的三样病症,一位流民,二为削藩,三味匈奴。先帝和晁错想要削藩,最终如何?七国之乱,晁错腰斩。你有何想法?”

刘彻说道:“父皇一生都觉得自己愧对晁错大人。但是眼下藩王做大,朝廷不可能坐视不管。”

奶奶说道:“这藩王一定要削,但怎么削?有时候,对的的事情,它没办法做。你可找得着原因?”

刘彻叹息说:“朝廷内部,一帮子老腐朽占着高位,不思进取而是希望安安稳稳地将这官位传到儿子手里,传到孙子手中。而那些藩王呢?上马治军,下马治民,现在寻思着如何治国,我怎么和他们相比。”

奶奶说道:“皇帝可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现在朝廷,都是黄老无为之道,安贫乐道的愚人,一旦出现一位如晁错大人那般的人,必定成为众矢之的。呵呵,那望鹤亭,至今还在晁错大人的家乡立着做标榜呢,谁敢再站出来做第二个晁错?”刘彻厉声说道:“天下不乏那样的有志之士。”

奶奶笑说:“正是,这样的学子,广布天下。但一直没办法入朝为官,施展抱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可是林秀于森,便不那么好摧了吧?”

“门主的意思是,我们要先招募能人?”

奶奶大笑说:“你不是正在招募我吗?”

刘彻起身向奶奶行礼,张子房和奶奶二人连忙起身行礼。刘彻说:“若门主能帮我清除朝廷积弊,外抗匈奴,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奶奶回答他:“我有三个条件,你若可以做到,我便出山。”

“请说。”

“第一,对外不能说我是白衣门的人,我和张先生自然会安排一个假身份到你身边做谋士,我们不要任何官职,只要可以任意出入宫门的令牌和宫内的地图。”

“可以。”

“第二,我和张先生只会入朝三十年,三十年一过,我们便离开。”

“三十年,未免不够。”刘彻说道。

“若是用了我们三十年,你还在需要我们两个谋士,那,你也就白白做了三十年的皇帝了吧?”

刘彻想了想,笑起来,点头默认,问:“第三呢?”

“帮我解决一个叫做司马迁的人,他似乎是比陛下小十一岁。”

刘彻问:“为何?”

“我与他有私仇。”

“他现在不过是个小儿,门主为何要与一个小孩过不去?”

“你以后也会想灭了他的。”

刘彻笑而不语。

张子房一听司马迁,便知奶奶的小孩脾气又上来了。便打岔说:“这酒你是温好了,这菜再不吃,就凉了。”

张子房记得,一百年前他遇见门主时,她总说她可以预知未来,因为她来自两千年后。他的理解是,她是帮她们那里的朝廷挖坟掘墓的,但她也算是史官。她从小读着一位的叫做司马迁的人写的《史记》长大,但自从她心底里那人走了以后,她便狠毒了司马迁,说他的书不是正史,只算得他的一家之言,或说是他编篡的故事集。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