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sk.x3qdu.com

而且身为一个卫指挥使的马和,独自一人统领这一万兵马,可见朱棣对此人信任之深。

歇了一天后,郑危被张总旗领着去到港口,近两百搜船横列岸边,甚是宏伟。

留在直沽卫的张总旗此时已经是一个副千户,他见到郑危很是亲切的打招呼,“郑大人,好久不见啊。”张总旗跟在马和的身后,看得出来,他现在是这个马和的跟班。

郑危虽然之前觉得张总旗这个人首鼠两端,但现在再次见到他竟然也觉得十分亲切,似有故人再见之感。

马和率先与郑危打招呼,拱着手,低着头对郑危说道:“郑大人,久仰久仰,常常听张副千户说到你,今日得见,果然非凡人所能比啊。”

虽然这番言辞乍一听就是那种稀松平常的奉承之话,但从马和的嘴里说出来,郑危竟然觉得十分情真意切,竟没有丝毫被人奉承之感,只觉得眼前这个长相秀气,但气场威严的人是真心的夸赞自己。

郑危也拱着手,对马和微微行礼道:“马大人过奖了,在下何德何能受此夸赞啊。”

马和身子振起,认真谦和的说道:“燕王有了郑大人造的军器,所以才能扭转败局,燕王有了郑大人改造的船只,所以才能有机会攻克南京城。不是吗?”

郑危没有古人推辞再三的习惯,只是叹了一口愧不敢当的气,说道:“燕王说马大人需要我的帮助,马大人请讲吧。”

马和见郑危直切主题,便也不再废话,说道:“郑大人造的船行在宽阔的海域是无虞,但若要行进河道、江道中,还需要将船身的重量减轻些才可。但船身的重量短时间内无法削减,只能在载盛的器物上做文章了。而郑大人在船身上增加的器物我不敢轻易动它,所以想让郑大人来商议一下。”

郑危倒是没考虑过战船在河道里行驶的事情,而加装在船上的蒸汽推进设备和炮发装置都是不能再缩减的了,否则这战船就会失去改进后的优势,郑危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改进,问马和道:“在下思虑再三,实在不知道这船身还能如何改,不知道马大人有什么好的建议?”

马和看着船身半晌,像在思考,又像在酝酿,他说道:“船身有一圈金属网架,听张副千户说,这是为了防止敌军撞击以及防止炮弹击穿船身而设,但在河道中行驶时,船只本就并行着,除了外围的船只,中间的船只架设这金属网架的作用并不大,能不能将它拆除,海战时在架设上去,郑大人意下如何?”

郑危明白了,马和并不需要自己的帮助,这种事情根本就不需要郑危来决断,朱棣只是找个借口解了郑危的兵权,郑危心想,“看来,朱棣对我这个异国人还是十分不信任啊。”

郑危脸上装出惊讶的样子对马和说道:“马大人真是聪明,此法绝妙啊。”,马和脸上隐隐有一丝尴尬,对郑危说道:“既然郑大人也觉得可行,那我便安排人开工了,”

“那在下就先告辞了...”,望着郑危落寞离去的声影,马和站在原地很是无奈的叹气,对郑危,马和似有种同病相怜的同情之意。

六月雨水充沛,长江的水也涨起来许多,直沽卫的战船经过两月的修整,两百艘战船去掉了网架,满载两万将士,整齐的列在码头。

“出发...”,随着朱棣的一声令下,两百艘战船一齐发动,经海域,发往南京。马和为船队主将,郑危为副将。朱棣则为主帅,亲征南京。

从直沽卫一直到崇明岛的海域都为朱棣所控制,进了崇明岛才遇到南军的船队,但沿长江而上,沿江守将面对着新式样的两百艘战船皆望风而降,到了镇江,才遇到第一次真正的抵抗。

镇江有两百多台炮列在两岸,船队经过时,假意投降的镇江守将突然令两岸百炮齐发,朱棣的船队瞬时间损失了几十艘战船。在马和的组织反攻下,镇江才被拿下。沉了几十艘战船让朱棣心痛不已,令修整一夜,下一站便是南京城。

而南京有千余炮台列在江边,必须在炮台发现船队之前将船快速的行驶到炮击最短距离之内,才能一举攻下南京,但郑危也明白,如果攻下南京,那么郑安的安全便不能得到保证,自己必须在南京陷落之前将郑安救出。

本章已完 m.3qdu.com